北条麻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女同-国产精品午夜免费福利视频-囯产精品久久欠久久al换脸综合-亚洲女子性生活视频亚

民間香道

香的文化 2025-05-17 11:35

讀張愛玲,感覺她是喜歡沉香的,要不怎么會有《沉香屑:第二爐香》這篇小說?說實話,這篇小說我不怎么喜歡,若說喜歡,也僅限于這個題目,沉香畢竟是好,聞過的人很少說不好,說不好的人也許聞到的根本就不是真沉香。

豐子愷太喜歡焚香,有一陣子是見了篆香爐就買,如他自己所說是一共買了八九只之多。又如他自己所說:眼睛看不到篆縷,鼻子聞不到香氣,我的筆就提不起來。豐子愷先生那時候燒得主要是檀香,一般的中藥鋪里都有賣?,F(xiàn)在的中藥鋪也有,但我以為最好是去同仁堂。檀香和做家具的紫檀是兩回事,紫檀只有木頭的味道,沒什么香氣。

說到香,柏木也香,吃蒸餃,在籠里鋪一層柏葉,味道很是別致,但這柏葉最好是蒸過再用,如用新鮮的柏葉味道就怕太沖。2004年我在一個考古現(xiàn)場,是明代固原總兵的墓,發(fā)掘的時候,工人們不小心用鎬碰到了棺材,周圍的人都猛地聞到了柏木的清香,那可真是香。關于柏木的香,記憶深刻的還有一次是在陜西黃陵,黃陵在橋山,橋山滿山上都是很粗的柏樹,黃帝陵的祭殿全用柏木修建,人進去,滿鼻子就都是柏木的清香,根本就用不著再燒什么這香那香。當然,柏木再香也無法和沉香比,但在民間,現(xiàn)在想買到貨真價實的柏木香還真不那么容易,號稱柏木香的,也許里邊只攙一點點柏木。那次去黃帝陵,還沒進門,就有人趕上來賣香,還說:進門燒香,子孫滿堂。這句話時至今日已經(jīng)是個讓人再也高興不起來的笑話!從黃帝陵出來,又一黃衣僧人搶趕一步過來,攔住我們其中的一個人,開口就說:印堂發(fā)紅,拜佛成功!真不知他要做什么?真不知佛在什么地方?真想打他一頓!但黃陵的香還是好,比別處的要好,橋山上到處都是柏樹,那香應該好。不到橋山,很難讓人理解什么是柏森森。杜甫有詩句云錦官城外柏森森,我想他如果到了黃陵,一定不會再說錦官城外的那點事。松樹和柏樹,從顏色到風吹過發(fā)出的聲響,都森森然。國畫家畫松柏,用筆設色均應該從森森然這三個字出發(fā)。錢松巖善畫松,他筆下的松是森森然。

我小時候,父親從外邊拿回來一包看上去已經(jīng)十分槽巧的木頭,顏色發(fā)黃一如土沉,父親說放衣箱里可以防蟲,那木頭很香,至今我想不明白那應該是什么香木,土沉按理說不香,奇楠能讓人聞到香味卻不應該是那個樣子。那之后,沒再見過那種香木。中國人,對香不應該陌生,若說香是文化的話,這文化應該是無處不在。既是物質(zhì)的,又是精神的,家里味道不好,點一支衛(wèi)生香除除穢氣,這香是物質(zhì)的。清明去先祖墓上掃拜,焚香燒紙,那香便應該是精神的。《金瓶梅》一書寫廚房里煮豬頭,點了一支香,這支香還沒點完,豬頭已經(jīng)大爛。這支香便是計時的意思,是鐘表會冒煙的鐘表。過去戲班學戲,師傅點一支香,要徒弟頭朝下倒立,什么時候香點完,什么時候再下來把腿放下來。這也是計時的意思。一支香點多長時間,不太好說。那一年在太谷天寧寺看妙忠老和尚燒四方高香,天黑后點上,第二天早上還在裊裊然,可真是耐燒!中國人以前說燒香就是燒香,沒香道、香文化這一說,眼下什么都要文化一下,真讓人不耐煩!

在中國,從古到今,各種的香燒了幾千年,從各種的香草到貴比黃金的沉香奇楠,樣樣都燒,樣樣都燒在文化的記憶深處,而從最初的除臭去濕發(fā)展到現(xiàn)在所謂精神意義上的一招一式,也真是閑人有閑工夫!直到現(xiàn)在,我還經(jīng)常會點那么一點點沉香,打灰、燒炭、加隔片、聞香,既要聞這香,好像也只能這么做。最簡單的一種方法是把檀香粉沉香粉疊加上燒,也一樣的讓人聞香而喜悅,但我近來更喜歡世奇小弟送我的一具再普通不過的白瓷電香爐,就放在電腦旁邊,我寫作的時候,放一點點沉香屑在里邊,香是隔一會兒來那么一下,隔一會兒來那么一下,既簡單而又不減其聞香之妙,夜深一個人,那香才顯得更好,才更讓人理解先賢豐子愷先生。

我個人的喝茶和聞香要訣只兩個字簡單。有人說聞香只是結(jié)果,過程才是意義,我至今不能得其要領,也不愿得其要領,予生也劣,頑固如此。我以為,比如夏天晚上,點一根艾草,既熏蚊子也聞香,這便也是香道,民間的香道。難道不是嗎?

更新于:1個月前

評論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維碼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鏈接已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