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条麻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女同-国产精品午夜免费福利视频-囯产精品久久欠久久al换脸综合-亚洲女子性生活视频亚

鐘茂森: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jīng)(第五十集)

入門知識 2023-07-23 09:15
簡介 鐘茂森: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jīng)(第五十集)  尊敬的諸位菩薩、諸位大德,大家好,大家請坐。我們繼續(xù)來學習《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jīng)》。請大..

鐘茂森: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jīng)(第五十集)

尊敬的諸位菩薩、諸位大德,大家好,大家請坐。我們繼續(xù)來學習《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jīng)》。請大家看經(jīng)本,第一百三十面第一行,中間開始看起,這是第三十五品后半部分。

【天地之間。五道分明。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p>

從這里經(jīng)文,繼世尊講完五惡之后,那么講果報如此。前面講的五惡,是對應五戒來說的,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也有的古大德說,這是對應十善反面(就是十惡)來講,身造殺、盜、淫,這是前三個;口做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業(yè)起貪、瞋、癡,第五個是講意業(yè)。那么這些五惡是因,底下說的就是果報。世尊把果報告訴我們,就是警醒我們不要造作五惡。

他說『天地之間』,這就是講世間,存在著有『五道』,這五道是指天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通常我們是講六道,其實六道跟五道這個范圍相同,只是講六道的時候,把阿修羅道單列出來,那么如果講五道,一般是講阿修羅是屬于天道,天上有阿修羅,那么人間也有阿修羅,畜生、餓鬼都有阿修羅,唯有地獄沒有阿修羅。

講到阿修羅,如果說五道,沒有單列出來,就是他在哪道就算哪一道。如果單把阿修羅列出來,這是專指天阿修羅。阿修羅的心地好勝、嫉妒、傲慢,雖然修了很多的福報,能夠在人天享福,或者是畜生、餓鬼里也有。可是由于心地不是純善,福報享完之后,必定會墮入惡道,多半是地獄。

這里講的『分明』,分明是清清楚楚,我們講一點都不含糊。五道怎么來的?佛法里常講,「一切法由心想生」,看你用的是什么心。只要有起心動念,你就會落在十法界里面。一般講我們的心如果是平等,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沒有分別執(zhí)著,都用平等心,這是佛心,那你將來感應的是佛道。一有分別執(zhí)著,就不是佛。

菩薩他用的是六度這樣的心,他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自利利他,這是菩薩道。緣覺的心是十二因緣;聲聞的心是四諦,就是苦、集、滅、道,他知苦、斷集、(熄?口誤)證滅、修道。聲聞、緣覺、菩薩、佛,都是三界以外的圣人,不在六道里面,也就是不在五道里面。這個五道里面,六道,我們說這個心就是有分別執(zhí)著,而且執(zhí)著很嚴重,如果執(zhí)著善,你得人天善報。

天人的心與十善業(yè)道相應,與慈悲喜舍相應,而且十善這個分數(shù)還打得很高,至少得八十分以上。如果十善修得不太圓滿,還能堅持五戒,這是能生人道,得人身。如果五戒十善做不到,那得不到人身,將來就要墮三惡道。

畜生道,主要的因心是愚癡。愚癡是善惡都分不清楚,顛倒妄為,他還以為自己做得很好,實際上自己在造罪業(yè)都不自知,這是愚癡果報。

餓鬼,主要的因心是貪欲,貪墮餓鬼道。不管你貪什么,貪心濃烈就墮餓鬼道。世間人都貪著五欲六塵,財、色、名、食、睡,這五欲哪個人不貪?甚至學了佛的人還會貪。我自己反省,學佛將近二十年了,貪心沒放下,還會貪名利。譬如說我們出去講課,聽到人家的贊嘆,人家給你鼓掌,人家聽到你的課之后很感動,甚至課后向你頂禮、給你供養(yǎng),這時候我們還會起心動念,覺得這是很舒服、很歡喜。當講完課之后,別人沒什么反應,或者是對你不那么禮遇,冷冰冰的話,心里就覺得難過,這個根就是貪,這就是名利心沒放下。

到哪里還看到,這個地方流通我們講的光盤還流通不少,心里挺高興;看到自己的光盤沒流通,別人的光盤在流通,心里好像又不是味道,這就是名利心,傲慢、嫉妒都在其中。貪心,即使你在修的是善業(yè),那還是在造餓鬼道的因,將來還是要去鬼道,只是因為你行善,你有福德,在鬼道里面做一個福鬼。譬如說像土地、城隍,這都是大福德鬼。你修了老半天,換一個土地公來當一下,你看你多冤枉。所以不把這個貪心徹底斷除,想出六道,沒指望。

所以這些天,我出家以后,得以把心靜下來,認真的閉門思過、反省懺悔,發(fā)現(xiàn)真的內心里面貪瞋癡非常多。自己過去還沒覺察,這叫愚癡。遇到不順心的事,還起不平,還會計較、還會埋怨,這就是瞋。瞋恚是地獄道的因心,你要內心中有瞋火這個火種子,將來一定會感地獄道。這個我反省我也有,而且還很濃烈,一看到不合乎自己的心意的事情,立刻就會批評,甚至會埋怨,那個瞋業(yè)就重了。

另外嫉妒心,看到人家做好事,成就利益眾生的事業(yè),不能夠隨喜,「見人之得,如己之得」,反而會起什么?輕侮的心,有什么了不起,就是他有這樣的機緣,如果我有這個機緣,我可能比他做得還好。你看起這樣的念頭,就是嫉妒,嫉妒也是瞋恚這一分。所以貪心感餓鬼、瞋心感地獄、愚癡感畜生,非常的分明,一點沒有含糊的地方,造如是因,就得如是果,因果報應的定律是宇宙的定律,誰也改變不了。所以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要冷靜的去思惟,這個五道是很分明了,那我將來會上哪一道?這個不用去問別人,問問自己的心就知道了。

下面經(jīng)文又說,『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這六道當中,佛給我們把事實真相說得很清楚,都是自作自受,沒有人能夠代替,沒有人來主宰你,也沒有人來懲罰你,或者赦免你,全是你自作業(yè)自受報。所以行善行惡必定有報應,報應就是福和禍。正如《太上感應篇》開篇就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行」,這個因果的報應分明。禍福都在你用心,你這個一念心是善,就感福報;一念心是惡,就感災殃,這就是禍福相承。而且是什么?享福的時候如果迷了,就會造業(yè),這一造業(yè),跟著后面的就是禍,所謂福兮禍所倚。享福的人要是不造業(yè),這個人不是普通人,是個覺悟的人,佛法里面講這是再來人。所以佛門里面提倡「以苦為師,以戒為師」,在清苦的環(huán)境里面不容易迷惑,貪瞋癡會降溫,能夠修福。那么能夠修福,我們不要享福,要把福報留到臨終的時候享,臨終的時候有福就自在。

我們也給不少人助念過,看到有些人臨終的時候,受病苦的折磨,非常痛苦,這是什么?沒有福報,福都享完了,這一生享受給花掉了,所以臨終的時候,業(yè)障現(xiàn)前。所以我們念佛求生凈土,要惜福。有錢盡量的去布施,盡量的去幫助這個社會上苦難的眾生,這是修福。自己生活盡量的節(jié)儉,多余的統(tǒng)統(tǒng)拿去布施,給自己往生多積累一些福德資糧。

善惡的果報都是身自當之,誰也代替不了。而禍福完全都是在你自己念頭上的轉變,你能夠把惡念放下,把自私自利放下,把名聞利養(yǎng)放下,而發(fā)起為正法、為眾生的善念,你那原來有禍都能轉成福,如果你原來就有福,你的福報會大大增長。再看下面經(jīng)文:

【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誰能知者。獨佛知耳?!?/p>

這里講的『善人』是真正覺悟的人。覺悟的人,他的身、口、意都會善。他知道善惡報應,絲毫不爽的,所以他自己能夠約束自己的身、口、意。而行善果報一定是樂,『從樂入樂』。佛法教學的目標,就是離苦得樂。所以學佛看看有沒有真實效果,你自己問問自己,你是一天比一天快樂,還是一天比一天痛苦?是一天比一天自在,還是一天比一天煩惱?如果覺得怎么現(xiàn)在比以前更煩惱了,更痛苦了,那學佛肯定有問題。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你會感覺得非常快樂、自在,無憂無慮。師父講經(jīng)中常說,他老師方東美教授告訴他,「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們有沒有得到這樣的享受?

這些年,我跟師父老人家學法,對這個享受淺嘗到一點點。雖然現(xiàn)在身無分文,可是比以前更快樂,證明快樂跟你財富、地位不相干。地位、財富都是身外之物,身外之物往往會給你帶來憂慮、煩惱,不是自在。那么什么才能給你帶來自在?智慧,這里講的『從明入明』明就是開智慧了。你的智慧天天增長,你對宇宙人生的真相、因果報應的事實愈來愈清楚、愈來愈明了。所以你所作所為就正確,那你就能得到學佛的利益。

這個明了很重要,學佛就要做一個明白人,原來是胡里胡涂的過日子,現(xiàn)在要明白過來,到底我活著要干什么?原來想著人生的意義在于賺錢、在于享受,現(xiàn)在明白了,知道那些是痛苦的根源!把那些放下了,學智慧、求解脫,這樣你的心就愈來愈自在了。那么愈自在就愈快樂,愈快樂就愈歡喜學佛,愈歡喜學佛,你智能愈增長,這是個良性循環(huán)。

反過來,『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這個果報就恰恰相反了。惡人就是胡涂的人,所以他才會行惡。他不知道造作惡業(yè),將來會得惡果報,所以他才敢去造惡。造惡必定會受報,報就是苦,所以他的前途愈來愈艱難、愈來愈苦??嗟臅r候,他的心智就愈來愈胡涂、愈來愈顛倒,這就是「從苦入苦,從冥入冥」,這很可怕。我們眾生之所以無量劫來在六道里面搞輪回,這三句話就給我們把根本原因講出來了,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所以佛法就可貴了,能夠讓我們在顛倒、痛苦之中,省悟過來,徹底改造自己的命運、改造自己的未來,這些事情誰能知者?『獨佛知爾』,最明了的人,莫過于是佛。

所以后頭這兩句經(jīng)文,可以說是前面一大段經(jīng)文的總結。五濁惡世這些現(xiàn)象,五惡、五痛、五燒,這些輪回的狀況,佛非常清楚,他給我們講出來,目的就是讓我們覺悟。輪回的原因,就是迷惑、造業(yè)、受苦,惑、業(yè)、苦??蓱z眾生在苦海當中,從來沒有覺悟。佛以大慈悲心憐憫眾生,來到六道里面不辭勞苦的教導我們。我們再看底下經(jīng)文:

【教語開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惡道不絕。如是世人。難可具盡。故有自然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世世累劫。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p>

佛來到六道里面,對我們真的是苦口婆心的教導,這里講『教語開示』,開就是開啟我們的智慧,示就是指示我們事實的真相??墒钦嬲嘈诺娜松伲嘈诺娜四軌蛘娓傻木透?,『信行者少』。我們看這個世間將近七十億人口,多少人能接觸到佛法?就說是佛教徒,大概現(xiàn)在有七億佛教徒,全世界,十分之一,七億人口里面多少人又能真正聞到了正法,能夠接觸到佛陀這些經(jīng)典的教誨?所以少!很多人皈依了幾十年,佛教是什么都不知道,你問他什么是佛?什么是教?什么是佛教?說不出個四五六。懂都不懂,那怎么能叫信佛?所以別看現(xiàn)在好像不少寺院,香火鼎盛,人很多,真信佛的人太少了。

我們師父常講這樣的例子,他過去出家了,受戒了,都已經(jīng)教佛學院教了很多年,回到來拜見老師的時候,老師指著他說:你要信佛!你要信佛!我們師父就一愣,怎么我還不信佛嗎?然后李師公告訴他,許多寺廟里面的老和尚,一輩子都沒有真正信佛。那我們不要看別人,問問自己,自己信佛了沒有?現(xiàn)在聽到了凈土法門,聽到了《無量壽經(jīng)》,佛陀的教誨我們信了沒有?你真正信有西方極樂世界了嗎?你真正愿意求生凈土了嗎?這是佛的教誨,要是我們不能夠依教奉行,就不是真信佛。

曾經(jīng)有個同修也來問我,說他現(xiàn)在在猶豫,很想把自己的工作放棄,專心學佛,問我可不可行?我說「你只要發(fā)起這個真心,這好事情」,這年輕人發(fā)愿弘法、護法??墒撬f,「我就擔心,把工作放下了,沒有收入,自己心有點慌」。這是什么?沒有真信佛。首先第一個,這是經(jīng)里面講的,「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你信了沒有?你要發(fā)心為佛法、為眾生來工作,來做義工的,那你就是行善,善人行善,你一定從樂入樂,從明入明。你肯定會愈活愈自在、愈活愈快樂,絕對不會說煩惱增加了,除非你發(fā)的那個心不正,夾雜著私心。我跟他講,我就是這樣,聽師父話,師父鼓勵我專職來學習、來弘法,我就把工作放下了。放下之前,是有猶豫,到底將來萬一,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沒飯吃怎么辦?這還上有父母、爺爺奶奶,都要我贍養(yǎng)。師父老人家也看出我這樣的憂慮,跟我講,「你只要真正發(fā)心為佛法、為眾生,你自己的生活,你父母、你家人的生活,一定會有佛菩薩照顧」。當時我一咬牙信了,信了之后這真干了,把工作辭掉了,把在澳洲的房子、汽車都舍棄了,回到祖國大陸,跟隨師父上人學法。這一晃五年過去了,我現(xiàn)在不是活得好好的?父母、家人真的有佛菩薩照顧,他們現(xiàn)在比以前更快樂。有同修照顧他們,都是自發(fā)來的,比我自己照顧他們,要好上十倍都不止。

所以大陸上有句話說,「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用佛法的術語說,「我為眾生,眾生為我」,為什么?我與眾生本來是一體。你以善心來行善,來為眾生服務,弘法利生也是服務,必定得到眾生善的回報。所以要信、要放下,信了就得表現(xiàn),表現(xiàn)就是你要放下。放下先從身外物放起,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先從身外物放起。然后能舍這個身,拿這個身體當作工具,為一切眾生服務。我們服務的這個項目,就是弘揚佛法,這是我們出家的本分。我為什么要出家?我就是為這個來的,如果不是為弘法利生,那我不必出家。你說修行,修行在家也一樣,很可能在家修行更方便,更容易成就。出家的目的、使命就是弘法。所以我的剃度師給我起了個法號叫定弘,一定要弘法,這提醒我,不弘法出家干什么?信了之后你得真行,就真干。真干先要自度,自己要覺悟,自己首先要有了生死的把握。

我從辭職以來,跟隨師父上人學習,到現(xiàn)在五年了,感覺這五年就好像悠悠度日。過去感覺到自己還挺精進、很努力的學,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學得太雜了,不專一。這五年確實也講了不少的課程,儒釋道的經(jīng)典恐怕都有幾十部,光盤也出不少了,還有些同修,把我們光盤去整理成文字,拿去出版,我們自己都沒看過,為什么?覺得不屑、不忍,自己講得確實不怎么樣。師父講年年境界不同,真的是這樣,看到這幾年,幾年前所講的,聽起來覺得自己很羞愧,這樣的水平還敢去講。怪不得師父老人家講,你這么年輕就出書,你將來會后悔的?,F(xiàn)在就后悔了。真是出來是貽笑大方,稍有德行學問的來一看,知道你的底細太淺了,為人恥笑。幸好我們這心態(tài),本來就本著是當學生的心態(tài),不敢為人師,上了臺講課,就是做為學生向臺下老師匯報,請老師們指正,這是一種練習而已,實在來講拿不出手。

過去你看印光大師一生都不顯山、不漏水,真人不露相,到七十歲以后,他回答同修的問題,回復書信,這些書信流傳出來,被人發(fā)現(xiàn)了,才知道有這么一位高僧大德,然后才把他的這些文章拿出來發(fā)表,這是厚積薄發(fā)。所以印光大師的影響力,可以說民國以來任何一位高僧大德都比不上,人家積累得厚,所以發(fā)起來的力量就大。

我們這是太淺薄,所以這才把心沉潛下來,以后再不干這些傻事。什么課程都不再講,也不出去外面拋頭露面了,什么傳統(tǒng)文化論壇,什么邀請我講課,一概婉言謝絕。就在香港跟著師父上人靜修十年,專學一部《無量壽經(jīng)》,專念一句阿彌陀佛,求得往生把握要緊?!敢婚T深入,長時熏修」,這是一個秘訣,師父講經(jīng)講了多少年了,信行者少!講了這么多年,你看只出了一位劉素云老師,這真干的,真信、真行。

那我自己反省,聽師父經(jīng)教將近二十年,現(xiàn)在還在這里悠悠晃晃,因循度日。痛定思痛,這才開始決心把一切放下,不僅把世間法放下了,世間名聞利養(yǎng)固然不能再放在心上,連佛法、連傳統(tǒng)文化都不放在心上了,就是一部《無量壽經(jīng)》,先干個十年再說。

師父講經(jīng)講過,你這一部《無量壽經(jīng)》、一句佛號干十年,你一定得念佛三昧,你信嗎?你要真相信,就得真干?,F(xiàn)在我真相信,我這鈍根,搞了二十年才相信。還好,亡羊補牢未為晚矣。幸好現(xiàn)在年歲還不算大,將近四十歲,干個十年到五十歲,還行,所以從今以后真信佛了,真信老師講的話,不再把自己法身慧命當兒戲了。

下面經(jīng)文說,『生死不休,惡道不絕』,這兩句話是對應前面兩句,「教語開示,信行者少」。不能信佛的話,不能夠依教奉行的人,那一定是會搞生死輪回,這不是講別人,就是講我們這些學佛的人。搞了無量劫了,還在搞,就是因為不能夠死心塌地的照著佛的話去做。佛勸我們要念佛求生凈土,我們能不能夠死心念佛?如果不能夠信得及、守得穩(wěn),將來就是生死不休。搞生死輪回,惡道就決定有分,輪回里面到三惡道的機率高,三善道的機率少,為什么?我們自己惡習氣比善的習氣要強。特別是在現(xiàn)在這個社會,污染嚴重,環(huán)境污染大家有目共睹,不用說了,還有精神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見解的污染。我們在這個污染的世界當中,難免會受影響,心地受到了染污,將來就會惡道不絕。

我們再看看現(xiàn)在我們的環(huán)境,依報,現(xiàn)在這個災難頻繁、污染嚴重,佛法講「依報隨著正報轉」,環(huán)境是隨著人心轉的,如果人心善良,這個環(huán)境就善;如果人心惡,這個環(huán)境就是多災多難,氣候反常,全都失調了。要改變環(huán)境,就是要從人心上改。佛法里面講到,心和境是一不是二??茖W家只想在物質上去改造,改造這個物質環(huán)境,能不能改得好?說老實話,決定改不好,為什么?沒抓住根本。所以你看環(huán)保講了這么多年,效果不彰,為什么?因為人心沒改好,把人心改好了,這個物質環(huán)境自然就變得風調雨順、四季調和。那怎么改人心?就要用教育,「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尤其是傳統(tǒng)文化儒釋道三家教育,這三家都講倫理、道德、因果。因果教育比什么都重要,它能夠使人生起敬畏心,不敢作惡。不敢作惡,自然就惡道斷絕了,然后這個環(huán)境也就跟著轉好了。所以為世界祈福,消災免難,根本方法就是勸人斷惡修善,勸人念佛,這一句佛號叫萬德洪名,一注入到我們的心中,能夠將所有惡念驅除,它是一個最好的凈化劑,凈化人心。

所以印光大師在一九三六年上海,主持護國息災法會,他在法會上開示,第一天第一講就說到,護國息災的根本方法就是念佛。用念阿彌陀佛這個方法,是最快速的改造國運、化解災難。當時上海正在面臨著中日戰(zhàn)爭,是國難當頭,印祖說這個話,非常契合當時的社會。在現(xiàn)在看來,也是非常的契合,現(xiàn)在不僅說要護國息災,要護世息災。因為什么?整個世界都多災多難。護世息災根本方法,還是念佛!所以弘揚《無量壽經(jīng)》,這就是消災免難的最好的藥方。這就勸人斷惡修善,勸人念佛。《無量壽經(jīng)》里講得就很圓滿,你看這一品三十五品,就是勸人斷五惡、修十善,通篇都是鼓勵人念佛。

經(jīng)文有說到,『如是世人,難可具盡』,就是講這一類的不信佛的人,太多太多了,說不盡。經(jīng)文對照現(xiàn)代的社會,那就非常的恰當。現(xiàn)代人真正信佛的人太少,一般世間人聽到佛法,就把它打成迷信。他一部佛經(jīng)都沒讀過,就敢這樣去批評,過去***有一句話說,「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fā)言權」,你一部佛經(jīng)都沒看過,竟然就把佛法打成迷信,這有點太狂妄了。我就是個知識分子,對待任何的學問,都要講究科學態(tài)度,都要經(jīng)過調查研究,才能夠對它做出論斷。

我學佛學了二十年,真正承認師父所講的,佛法是高等哲學、高等科學,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這我徹底承認這一點了,我信了,也行了。如果不真信我不會出家,放著大學教授工作都不要了,來出家為僧。如果不是佛法里頭有真正的好東西,我怎么可能是這樣做?大家看我也不像個傻子吧?也不像是精神失常了吧?我也沒有好像說遇到什么人生挫折苦難,遁入空門,正正常常的一個人。為什么要走這條路?就是因為這里面有好東西,精髓,有奧義,可以用畢生的精力和心血,投入來學習、來研究、來求證。所以我這個態(tài)度是科學態(tài)度,把它調查研究二十年,才決定委身于這個事業(yè),不敢狂妄,人云亦云。

下面經(jīng)文又說,『故有自然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不能信佛教、佛陀的教誨,造作五惡,自然感得三途惡報,三途就是畜生、餓鬼、地獄。這個三途不是鬼神造的,不是閻王爺造的,更不是佛菩薩造的,它是自然感召,叫自然三途。完全是你自己心行感應,就像作夢一樣,你有什么樣的心就會做什么樣的夢,你心地善良,往往做好夢;你心地兇狠,往往做惡夢。這夢境誰給你造的?沒人造,自然夢境。

這三途也是這樣,三途也是自然三途,自己的這個心變現(xiàn)出來的。到了這個三途當中,無量苦惱。這個苦痛,經(jīng)里面講了很多,大家要是讀讀《地藏經(jīng)》就知道,地獄的那個果報,多么的慘烈。一到了惡道要出來,可不容易了,輾轉其中,就好像墮阿鼻地獄的罪人,一墮進去,那無量劫不能出離。無量劫這個世界都毀滅了,對,這個世界毀滅了之后,阿鼻地獄也毀滅了。然后另外一個世界,又有阿鼻地獄形成,那個罪人又輾轉到那個地獄里面繼續(xù)受報,一直到劫滿才有出期。所以『世世累劫,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這是佛親眼看到的事實真相,所以苦心勸導我們回頭是岸。

我們學了佛之后,回頭想想這一生,造了多少業(yè),還不是普通的業(yè),造了不少都是地獄業(yè)!甚至是我們學了佛以后,還在造地獄業(yè),依然有之。那個罪業(yè)就更重了,為什么?這叫明知故犯。如果沒學佛,不知道這是罪業(yè),造了,世間人講還情有可原;學了佛,已經(jīng)知道這是罪業(yè)了,還在造,這就沒有理由了,那就是自然三途,無量苦惱等著。

所以痛定思痛,想想人生就好像過客一樣,匆匆就過完了,無論你這個世間,在世間有多少財富、有多少地位、有多少榮譽,有多少兒女、多少親人,不管你擁有多少,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即使是你有很多享受,那個享受就好像吸毒一樣,剎那之間快樂一下,過完了之后,又是無窮的痛苦。把這些道理都想清楚,然后就要咬牙把一切名聞利養(yǎng)、五欲六塵享受放下,真正覺悟。從今以后,像《了凡四訓》里講的,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往后的種種,譬如今日生,重新做人。過去的即使造了多少罪業(yè),懺悔了,知道錯了,后不再造,就不再想它了。懺悔,不是說老想它,老是心里內疚,那個不是懺悔,每想一遍,心里又造一遍,懺悔就是要后不再造。

你看《印光大師文鈔》里面講的,最好的懺悔就是一句佛號,妄念剛動,立刻用阿彌陀佛把它壓住,不要再讓這個妄念相續(xù)下去,你這當下就得到解脫,當下你的心就清凈了。這是最殊勝的懺悔法門,就靠一句佛號,「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這是大勢至菩薩提倡的懺悔法門。真正這樣覺悟了,放下惡業(yè)了,放下對于這個世間種種的情執(zhí),只一個心念、一個目標,希望親近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去,那你就得到圓滿的解脫,永遠告別六道三途,這是人生最值得慶幸的事情,這一生是最后生。底下我們再看經(jīng)文:

【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譬如大火。焚燒人身。若能自于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誠。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可得長壽泥洹之道。是為五大善也?!?/p>

『如是五惡、五痛、五燒』,這是總結前面經(jīng)文所講的內容,五惡是因;五痛,痛是痛苦,講的是現(xiàn)世的果報;五燒,燒是地獄,火燒,是未來三途的果報。

『譬如大火,焚燒人身』,這是比喻,惡因惡報像大火一樣,誰來縱火?自己在縱火,自己在燒自己,不是別人在燒。焚燒人身,這是比喻造惡就會得到五痛、五燒的果報。所以學佛之后,要努力斷惡修善,這是離苦得樂的方法。

下頭經(jīng)文就是講,怎么離苦得樂?『若能自于其中一心制意』,在這個人世間,現(xiàn)在我們身處五濁惡世,確實修行諸多障緣,想要成就非常不容易,特別是有種種的誘惑、種種的纏縛,很難一心去修行。要一心,必須要發(fā)起大勇猛心、堅定的心,把一切世出世間法的誘惑、牽纏都放下,一心就是專心一意去修行。制意,制是控制,意是意念,控制自己的意念,意念是行為造作的主宰。你能控制到意念,就能控制到行為,就不會造業(yè)。儒家講克念作圣、克己復禮,就是制意的意思。這就是真功夫,怎么一心制意?一心念佛,就是一心制意。妄念一動,就要覺察,一覺察馬上要控制,用這句佛號,把妄念置換下來,不要去隨著妄念走,把心專注在佛號上,這就是念佛。念佛的功夫就是在你能否克服妄念上面來說,不在你念佛號的多少,就在于你這句佛號能不能夠有力量克服妄念。

我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我自己的妄念就非常多,真的,別說念一枝香的佛,就是念個五分鐘的佛,就發(fā)現(xiàn)這里頭妄念就多得不得了。這是什么?無始劫來,包括今生養(yǎng)成的習氣。過去生不說了,不知道就不能說,就看這一生,你看讀書讀了二十年,拿了博士學位,然后專門做研究、教學,全是動腦子的工程,把這個工作放下了,開始學習弘揚傳統(tǒng)文化,還是動腦子,還是用思惟,養(yǎng)成習慣了,想不動念,現(xiàn)在很難,習氣!所以讀書讀了這么多,發(fā)現(xiàn)最后的結果,就是一心制意很難。怪不得師父老講要放下所知障,真的,你知道得愈多,你那所知障愈重,就是你想制意,就是克制不住,那個佛號太生疏了,打妄念打得太習慣了。

現(xiàn)在怎么辦?熟處做生,生處做熟。原來打妄念打得很熟,現(xiàn)在要讓它生疏,不要想。原來我還不太有信心,我還問師父,要思考問題的時候不用思惟,不想怎么行?工作不是要計劃嗎?要去想,不想怎么行?師父說「你不想,你用的是智慧;你想,全都是用的心意識」。我對這句話一直產(chǎn)生不了信心,直到最后,現(xiàn)在有信心了,發(fā)現(xiàn)其實真的很多事你就不用想,不是很多事,所有的事都不用想,事情來了,你立刻就知道該怎么反應。

老實念佛,修清凈心要緊,清凈心自然生智慧,事情來了你就有智慧怎么辦,你就知道了,不用去想。你看學佛二十年才對這句話開始信了,信了以后就得行,行就是練習不想。這修有為法跟無為法,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原來在世間讀書、做學問全是用想,有為法,起心動念,有為法?,F(xiàn)在把有為法放下,去修無為法,整個調轉一百八十度,反方向而行,不能用想。你得真干,用這句佛號克制妄念,讓佛號轉熟。

『端身正念,言行相副』,端身就是自己要守規(guī)矩、守禮、守法。學佛人要持戒、要具足威儀,在家人做在家人的好樣子,出家人要做出家人的好樣子,這是端身。正念,是講思想、見解要純正,這需要不斷的學習經(jīng)教。經(jīng)教幫我們樹立起正知正見,才不會被邪知邪見所動搖。就本宗來講,這個正念就是一句佛號,不論你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面,不論你跟什么人相處,都要保持這句佛號不中斷,這就是保持正念。保持了正念,你的言行也就正了,言行相副,言如其行,行如其言,做人真誠,說到要做到。

『所做至誠』,對人、對事、對物都要用真誠的心,至誠是真誠到了極處,就是至誠。怎么才能達到至誠?只要你做到不動念,那就達到至誠。曾國藩先生講,「一念不生是謂誠」,這一念不生,才有至誠。一念不生不是說沒有知覺了,像個木頭人一樣,那是一念不生,那不是,一念不生他是有知覺,他是明白的、是覺悟的、是清楚的,不胡涂。心就像鏡子一樣,物來了,就照得清清楚楚;物走了,干干凈凈。物來照的時候清清楚楚,還是一念不生;物走了,一個印象不落。我們凡夫要這樣做不容易,有個好方法,就是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無論待人、處事、接物,什么境界里面就是一句佛號,綿綿密密不間斷,這就是至誠。

『獨作諸善,不為眾惡』,縱然一切人都在造惡,我自己要修善,我不干涉別人,但是我也不受別人的影響,絕不隨波逐流。譬如說如果你是個公務員,你看到旁邊的人都在貪污、受賄,他是在作惡,而我呢?「獨作諸善,不為眾惡」,我不能隨他們,我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你在這樣的一個污濁的社會里面堅持原則,也不容易。為什么?人家在造惡,你在行善,人家就看你不順眼,認為你存在對他們是一個威脅,所以他們可能會造謠生事,毀謗你、侮辱你,甚至加罪于你,那你能不能堅持獨作諸善,不為眾惡?

所以這就要學習菩薩忍辱波羅蜜了?!督饎偨?jīng)》上講六度,最強調的就是布施、忍辱。布施是放下,你要是有放不下的,你就很難堅持,你可能就隨波逐流,造作眾惡去了。放下第一個得把名利放下、把財富放下、把享受放下,甚至把生命都能放下。儒家講,「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孔子講,「殺生成仁,舍身取義」,這是放得下,你才能修忍辱。你要是放不下,你怎么可能忍辱?你忍不過。那么忍辱最重要的就是在人事環(huán)境里面忍,在順境里面就是遇到都是善人,都是跟我結善緣的人,我要忍住不生貪愛;在逆境里面遇到的是惡緣,他來加害于我,來障礙我,那我也要忍,忍住不生瞋恚。無論是什么樣的境界考驗,我都能夠把持住自己,這樣心才能夠清凈得下來。你老實念佛,求生凈土,知道人生如戲,不必當真,短短幾十年一下就過去了,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可得長壽泥洹之道』,這就是你真正覺悟了。別人能夠障礙你的,無非就是你的名聞利養(yǎng)、你的五欲六塵享受,但是他障礙不了你自己度脫。度脫就是了脫生死輪回,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別人障礙不了你,只要你有堅定的信心、堅定的愿心,這個世間一切都能放得下,那你就能度脫了。往生極樂世界,你這個福德就圓滿了,立刻成為阿惟越致菩薩,可得長壽,無量壽。這個長壽不是我們世間說你活到一百歲就長壽,那太短了,那是無量劫的壽命。泥洹之道,這個泥洹不是小乘的涅盤,是指圓滿成佛!一往生極樂世界就圓滿的不退成佛,你圓證三不退了?!菏菫槲宕笊埔病唬@是講這個本品第三十五品里面,斷五惡你就能夠成就五大善。佛在此地勸勉我們要努力的斷惡修善,所得的利益、果報就會非常殊勝。這一品經(jīng)文我們就講到此地。下面我們再看第三十六品的經(jīng)文:

【重重誨勉第三十六?!?/p>

這一品,佛為我們顯示惡因惡果,教導我們應該知道警覺、知道戒畏。那么這一品經(jīng)文末后,佛又勸我們要正心誠意,不忘修學,努力提升自己的功夫、境界,才不至于后悔。這是佛還是重重的勸誨,勸勉教誨。我們來看經(jīng)文:

【佛告彌勒。吾語汝等。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輾轉相生。敢有犯此。當歷惡趣。】

這是就因果相生的事實來教我們。佛告訴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做我們的代表,佛告訴我們,『如是五惡、五痛、五燒』,前面講到「五惡」是因,「五痛」是現(xiàn)報,「五燒」是未來果報。

『輾轉相生』,一墮到了惡道里面,難免就有不平、有瞋恚,那么瞋恚心感得地獄的果報,瞋恚心愈熾盛,造的業(yè)就愈重,地獄的果報就愈凄慘。在這里頭,一個人很難生起善心,很難保持心平氣和。就拿我們現(xiàn)在世間人,如果一個人受了很多很多的苦難,他會不甘心,看到別人享福他心不平,他就會怨天尤人,這瞋恚業(yè)。這樣一瞋恚,又造業(yè)了,造業(yè)就又有惡報。人道如是,這個惡道里面的也一樣,所以惡道的眾生它一定有怨天尤人的心,正因為這種惡念相續(xù)不斷,所以惡道的果報也就沒有間斷,這是輾轉相生。

『敢有犯此,當歷惡趣』,這個歷是經(jīng)歷,誰敢造作這些罪業(yè),那必定要經(jīng)歷惡趣。唯有那些愚癡的人,對于事實真相完全不了解的人,他們才敢造。真正覺悟的人,怎么敢去造惡因?所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了解事實真相,知道一起心動念不善,都會有果報,所以不敢造惡;只有凡夫他肆無忌憚,等到果報現(xiàn)前了,他就害怕了,入惡趣了,可是悔之已晚。下面經(jīng)文又說:

【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眾見之。】

這一段是講五痛,現(xiàn)世報,一個人造作惡業(yè),肯定在臨終的時候會有病苦?!合缺徊⊙辍?,我們現(xiàn)在也看到不少,年歲不算很大,有四、五十歲的,甚至三、四十歲,就得了絕癥,『死生不得』,所謂「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躺在病床上需要家親眷屬日夜照顧,自己也痛苦,親人也難過,這是『示眾見之』,示現(xiàn)給大家看,這是造作惡業(yè)的果報,讓大家看了之后能夠覺悟。臨終生重病是現(xiàn)報,死后入惡道,這是果報。我們看經(jīng)文:

【或于壽終。入三惡道。愁痛酷毒。自相燋然?!?/p>

這是講他在臨命終的時候,先示現(xiàn)病苦,往往這個病苦拖很長時間,他被病折磨得非常凄慘,短的一、二年,長的甚至一、二十年,他被這樣折磨,這為什么?他世間的福祿還沒享完,他要通過病苦、通過醫(yī)藥費來消耗,把這個福報消耗完了,那才能走。所以對這種病苦的人,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把他那個用來支付醫(yī)藥費的這些錢財,統(tǒng)統(tǒng)拿去布施,拿去救濟苦難,拿去護持正法,給他花掉,這個病就能好,這是業(yè)障病;或者如果他壽命到了,他就自在的離開了。特別是我們也見到有一些植物人,甚至幾十年躺在床上,就是消耗他自己的那個福報。他有福,所以一天護士三班倒,他的福是躺在床上去享。對待這些人,真正做法,佛菩薩有方法去救他,可是世間人不肯相信,一般也不好去這樣建議,他家人不能相信你的,只好怎么樣?只好繼續(xù)躺在床上把醫(yī)藥費花完再走,走了以后,『壽終,入三惡道』。

死了入三惡道的時候,他臨終的時候面相都是不好的,非常痛苦、非??謶帧⒎浅>o張,『愁痛酷毒,自相燋然』。我們也曾經(jīng)常常助念,有的時候到醫(yī)院里面加護病房去助念??吹郊幼o病房里面那些臨終者,那一個個真的就是愁痛酷毒,有的在大聲的呻吟、哀號;有的神情恍惚,說看到過去的親人來了、什么無常鬼來了,常常有,醫(yī)生、護士也司空見慣了。自相燋然,這個燋然就像火燒一樣,他感覺到自己非常的熱,就像地獄的火在燒。

這些我們也都遇過,真的在臨終的時候,他就覺得很熱很熱,開了空調,開得很大,拿冰塊給敷上去,他都覺得熱得不得了,那個熱是什么?他那個心里面的那種猛火在燒,地獄相現(xiàn)了,全身都黑了,自己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坐臥不安。這些人要是有這樣的殊勝因緣,能夠有人給他助念、給他念佛,他就能夠慢慢得到清涼,能夠把他從地獄門拉回來。所以這些助念的功德是非常大。助念,人斷氣之后,最好都要念八個小時以上,最理想二十四小時才去動他,否則他也會感覺到愁痛酷毒。

所以佛在這個地方如是教誨我們,讓我們認真的斷惡修善,改過自新才能消除業(yè)障,免去將來五痛、五燒的果報。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個地方。定弘有講得不妥當?shù)牡胤?,啟請諸位法師、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更新于:2023-07-23 09:15

評論

亚洲av午夜一区二区| 中国美女操逼的视频| 男人草女人的视频免费看| 国产无码久久久久久| 色综合色狠狠天天综合色| 97性无码区免费| 把韩国美女操出水| 国产女明星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538一区二区在线| 天天摸天天添人人澡| 久久久18禁一区二区网|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99| 国产一二三四五自产| 操大美女逼射精视频| 国产精品操大屁股老淑女| 美性中文网中文字幕91| 操逼啊 啊 啊黄色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人人夜夜澡| 这里只有久久精品| 伊人久久丁香色婷婷啪啪| 欲色福利网免费在线播放| 巨屌抽插舔阴视频| 日本老熟妇毛茸茸| 欧美精品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免费观看的黄视频一级国产| 少妇被黑人到高潮喷出白浆| 欧美亚洲干妞内射| 国产精品操大屁股老淑女| 妓女综合网在线观看| 被大鸡巴操淫液视频| 国产高清免费一级a久久| 丁香婷婷色婷婷粗大| 成人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 日本十八禁大骚逼| 欧美十八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一级高潮a免费| 日本中文字幕无人区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有精品国产麻豆| 亚洲国产无线码在线| 欧美日韩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国产午夜福利视频第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