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體清凈遍十方想情輪轉(zhuǎn)落六道
編者注:佛教體系寬廣無邊,三藏十二部浩瀚如海。有時佛說一切皆空,有時又說一切都有,有時又說一切不可說,有時甚至連佛法也否定掉了。對于我們平常人來說,閱讀佛經(jīng)的時候確實會產(chǎn)生困惑,既然說一切空,為何復(fù)有一切山河大地六道眾生。阿難尊者就因為此事而請教如來,到底六道輪回是真實存在的還是虛妄所生?這則故事取自《楞嚴經(jīng)》?! ?/p>
痛苦的地獄眾生
【經(jīng)文】佛體真實。云何復(fù)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等道。世尊此道為復(fù)本來自有。為是眾生妄習(xí)生起。(中間略過幾段)
阿難一切眾生實本真凈。因彼妄見有妄習(xí)生。因此分開內(nèi)分外分。
阿難內(nèi)分即是眾生分內(nèi)。因諸愛染發(fā)起妄情。情積不休能生愛水。是故眾生心憶珍羞口中水出。心憶前人或憐或恨目中淚盈。貪求財寶心發(fā)愛涎舉體光潤。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阿難諸愛雖別流結(jié)是同。潤濕不升自然從墜此名內(nèi)分。
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因諸渴仰發(fā)明虛想。想積不休能生勝氣。是故眾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心持咒印顧眄雄毅。心欲生天夢想飛舉。心存佛國圣境冥現(xiàn)。事善知識自輕身命。阿難諸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沈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阿難一切世間生死相續(xù)。生從順習(xí)死從變流。臨命終時未舍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xiàn)。死逆生順二習(xí)相交。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凈愿。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凈土隨愿往生。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游于四天。所去無礙。其中若有善愿善。心護持我法。或護禁戒隨持戒人。或護神咒隨持咒者?;蜃o禪定保綏法忍。是等親住如來座下。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于人間。想明斯聰情幽斯鈍。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為毛群輕為羽族。七情三想沉下水輪。生于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常被焚燒水能害己。無食無飲經(jīng)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純情即沉入阿鼻獄。若沉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誑妄說法。虛貪信施濫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獄。
循造惡業(yè)雖則自招眾同分中兼有元地。阿難此等皆是彼諸眾生自業(yè)所感。
【翻譯】佛體是真實的,為何又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這六道呢?世尊,這六道是自己本來就有呢?還是眾生妄惑積習(xí)而生出來的?
佛對阿難說道:痛快!這問題問得真痛快,能使眾生不入邪見。你現(xiàn)在仔細聽,我來為你解說。阿難,一切眾生本來確實是本來清凈的,因為他們有了妄見,有由於妄見而帶來的積習(xí),因此有內(nèi)分和外分這種分別心。
阿難,所謂內(nèi)分就是眾生自己內(nèi)部的分別心,由於各種愛欲薰染,而生發(fā)出妄亂的情,這些情積集而不能休止,就能夠生出愛水。因此當眾生心中憶念起美味可口的東西,口中就分泌出口水,心中憶念起以前的親人、朋友時,或是恨或是愛,眼中便充溢著淚水。心中貪求財寶,心中便生出貪愛的分泌物,這時全身都發(fā)出一種光亮,心中執(zhí)著在男歡女愛上,男人女人的生殖器自然便流出液體。阿難,這種種的愛,雖然是有所差別的,但流轉(zhuǎn)輪回於六道之中的根結(jié)是相同的。潤濕的東西不能上升自然就往下墜,這叫做內(nèi)分。
阿難,外分就是眾生外部的分別心,由於各種渴望,生發(fā)出種種虛妄的想,種種亂想積集而不能休止,就會產(chǎn)生好勝之氣。因此眾生心中持守禁忌戒律的,全身都清爽輕松。心中持誦咒印的,顧盼之間顯出雄毅之氣。心中想著生活在天上,各種夢想便紛紛飛揚。心中存念佛國,那些神圣的境象就暗中浮現(xiàn)於心。從事善知識的,對自己的肉身性命便看得較輕。阿難,這種種的想雖然有差別,但飄渺輕舉的飛升之狀是相同的。飛升運動而不沈墜淪落,自然就是超越,這叫做外分。
阿難,世間一切生和死是相續(xù)不斷的,生跟從積習(xí)而來,死跟從變化流去,到生命終結(jié)的時候,在還沒有完全舍去對暖的觸受時,一生積習(xí)的善和惡全部頓時顯現(xiàn)。死逆生順,這一種積習(xí)相互交涉,純粹的思想就飛升了,而且必是生往天上,如果飛馳的心中兼有?;郏橹鍍舻脑竿?,自然的心便會洞開,現(xiàn)出十方世界的佛和一切凈土,隨其愿望而往生其間。情少想多的,飛升不遠,即成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等等,遨游於四天,所去之處沒有障礙。在這之中如果有善愿善心護持佛法,或護持禁戒跟隨持戒人,或跟隨持咒人護持神咒的,或是護持禪定,保護法忍的,這些人就能親自住在如來的座下。情和想一樣多的,不飛升也不墜落,就生於人間,其想見明了聰慧,其情懷幽永篤長。情多而想少的,流轉(zhuǎn)墜入橫生的畜生類。其重者成為有毛的群類,輕者成為有羽族類。七分情三分想的,向下沉入水輪,或生於火中,承受熱氣和猛火,或身為餓鬼,常常被焚燒,但卻又不能飲水,這樣不吃不飲地經(jīng)歷千百劫時。九分情一分想的,下沉到風洞中的火輪里不能逃遁,身陷風與火相交之地。輕的生在有間地獄,重的生在無間地獄。那純粹的情即沉入阿鼻地獄。如果沉沒的心中有毀謗大乘,破壞佛禁戒,狂妄說法,妄貪信士的布施,濫去接受別人的恭敬供奉這五種逆行者,更是隨著所造的惡業(yè)生往十方阿鼻地獄。雖然這些都是自己招來的業(yè)報,但這眾多的不同之中,都本有其根源產(chǎn)生的地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