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丑”怪圈是因為審美疲勞嗎?究竟何為最美?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在不知不覺之中被卷進了一個“審丑”的怪圈。
看看吧,所謂的網(wǎng)紅們動作越來越獵奇,露得越來越多,腿拉得越來越長。令人尷尬迷惑的街拍瘋狂刷屏,千篇一律的整容網(wǎng)紅臉大行其道。
打開“抖音小視頻” 里面不乏審丑元素充斥其中。
隨處可見鍋蓋頭、小腳褲的爆款潮男;
能看到車禍、癌癥、出軌小三、丑男丑女逆襲的庸俗小短片;
能看到各種主播生吃章魚青蛙、狂嚼大豬頭、吃芥末辣椒、甚至喝花露水、吃異形蟲……
有留著“藝術家”胡子的“畫家”,把墨汁放在四五支針管里,眼望前方不看宣紙,然后把墨汁擠到宣紙上作畫。一路還做出武打似的動作,視頻里不停有叫好聲傳出,然后“老藝術家”滋地更歡了。真心覺得白瞎了那幾個舉著宣紙的姑娘。
有走路走著好好的,突然就下腰、劈叉、翻跟頭,甚至扭出一段拉丁舞的。
有腳踩電動滑板車的清潔大媽帶著草帽拖著清潔車在大街上飛馳而過的。
有穿著一身練功服、手捻佛珠、焚香打坐滿口講著似是而非的儒釋道理論的……
在這娛樂至上,流量為王的新時代,無數(shù)人為了博人眼球不惜嘩眾取寵,而更有無數(shù)人通過審丑和獵奇獲得快感。
審美和設計在中國當下已經(jīng)鮮有人問津,一切都是以快速販賣為前提,其結果也只能是庸俗和山寨。
“你說這是‘審丑’,我認為這只是審美疲勞,角度的變化而言”。一位友人如是說。確實,美與丑也只是相對而言的。正如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世法哲言》中所說:唯美者乃相對之論,萬法之妙恰在平衡為是,佳人伉儷得與華裝之平,若華盛容體有過之,則裝美而人失其佳,故具識之或常云: 「某女服美勝其人之不配耳,另選佳麗妙也?!狗鹜釉谶@里告訴我們, 美與丑是相對而論的,一切事情都是如此,都得恰到好處,都得要平衡,無論是人也好,無論是物也好,無論是一種藝術也好,如果它的方方面面不平衡,就會失調,就會失掉美感。
“你可以丑,但請你溫柔些,同理,你可以丑,可以搞怪,但請你不要低俗,心地要美?!庇讶巳缡钦f。
確實,外表美能令你心醉一時,而靈魂美卻能令我們感動一世。中國五千年文明留下的美,在韻,在雅,在一份意味深長的留白。
佛教禪宗的了不起,就在于它主張以善為美。即使外貌丑如《巴黎圣母院》中的撞鐘人加西莫多,也不必自卑自賤。只要你具有“善心善行”,照樣可以升入天堂。
天生麗質是幸運的,但這種幸運畢竟只會降臨到無法預料的少數(shù)人身上,因而人們能夠做到的,便是全力以赴地塑造自己的內在美,人格美,它同樣會使你光彩奪目。讓我們記住文豪契訶夫的名言吧:“美不應當只美在天然上,還應該美在靈魂上。”
《金剛經(jīng)》上講:凡所有相,皆屬虛妄,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釋迦世尊成道時波旬魔王獻玉女于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佛言革囊眾穢,是說人的身體就是一個皮革之囊。這個相貌生得再好,里邊都是革囊眾穢——裝的是屎、尿,九孔常流不凈,眼睛就有眼屎出來,耳朵就有耳垢,鼻子又有鼻涕,口又有口水,大小便溺等。你說這究竟哪個是干凈的?所以這叫革囊眾穢,眾穢就是眾多邋遢的東西。
佛教是如此定義美的:“目不貪色,耳不聽惡聲,鼻不嗅香,口不貪味,身不貪細滑,意不念惡,手不偷盜,口不出惡言,不貢高綺語,待人謙虛,懂得布施,信仰佛、法、僧三寶,這才是世間上真正的美。外表的好不能稱為好,身體的好也不是好,衣服漂亮也不是好,心念端正才是真正的好?!?/p>
作為佛弟子我是這樣理解“美”的。眼見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所做的韻雕是美;耳聽佛陀開示法音是美;鼻聞佛降之甘露是美;親口服食甘露丸是美;身入現(xiàn)量大圓滿虹光境是美;靈知心識長駐于三摩地是美。
然而這些六識的享樂也不是最美的,而真正美到不可思議的是最佛國凈土。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極圣解脫大手印》中向我們清楚描述了中天羅漢世界的美:“……其天國佛土世界有十萬億嚴凈樂土,皆無有痛苦煩惱,唯有喜樂幸福,離我們最近的最低一層天國世界即是中天羅漢世界,處于無空氣層段的眼所能見的群星球之中,域土大于娑婆世界數(shù)百倍,其神妙白色建筑依寶山而建,壘成金字塔狀……”
那不是凡俗世界,是存在于另外一重空間的國土,人類已知的任何科學手段都無法進到那里。因此,要去佛國世界,必得以佛法的途徑達成,要修學到真正的佛法,才能去到那天國佛土的美麗世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