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是講因果的,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電影《無間道》中有句臺詞:“出來混,不論做過什么,遲早要還的。”這句話,實在是一句金玉良言!每每想起,都會在心中產(chǎn)生一種如觸靜電的感受。
佛法是講因果的。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也就是說,世間任何事物,不會獨立存在、發(fā)生,它是有前因的,也會產(chǎn)生后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今生不報,來世會報,來世不報,某一世必報。這種報應(yīng),即使神通廣大的佛菩薩,都無法改變或替代,必須你自己去面對、承受。
人,來到這世界上,一言一行,乃至一念一想,都會產(chǎn)生業(yè)力,得到果報。你得到了什么,你索取了什么,從因果上講,將來你必須同等地償還,這是苦報。相反,你付出了什么,你奉獻了什么,將來也必然有同等的回報,這是福報。
“出來混,不論做過什么,遲早要還的?!敝v的就是這種道理。人在世間,不是什么事都能去做的!你必須敬畏因果,必須為自己留些后路!你追名逐利,不擇手段,甚至殺人越貨,無惡不作,即使法律沒有制裁你,因果一定饒不了你的!
即使再親的人,他們對你的付出,你對他們的索取,也不是無緣無故的,同樣不離因果,同樣是需要償還的。父母生下了我們,含辛茹苦地把我們養(yǎng)大成人,等父母老了,則要我們?nèi)ベ狆B(yǎng)他們。特別是他們生了病,生活不能自理,我們需要像小時候他們照顧我們一樣,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這是行孝,也是還債。
佛陀覺悟了,他到處講經(jīng)說法,普度眾生,而他索取的,不過是別人丟棄的舊衣以遮體,不過是一缽剩飯以維持法身慧命。這些,對于我們凡夫俗子,確實難以做到。我們希望吃得好點,穿得好點,住得好點,還有點兒名譽、地位以滿足虛榮心。在索取的同時,努力奉獻人生,為社會做點實實在在有益之事,不至于為將來留下太多債務(wù),還能在將來有所福報。這樣的人生,也屬正常,無可厚非。而能向佛菩薩學(xué)習,自利利他,少一些索取,多一些奉獻,才是充滿智慧的、更有意義的人生。
明白了“遲早要還的”道理,對于自己,一些可要可不要之物,一些可做可不做之事,就心中有數(shù)了。因此,不必為得到一點什么而沾沾自喜,更不可為做了某件損人利己之事而暗自高興。這些,遲早都要還的,都是欠下將來的債呀!
請時時記住:“出來混,不論做過什么,遲早要還的?!?/p>
(轉(zhuǎn)載)
本文實為轉(zhuǎn)載,不代表個人觀點,專注分享,若有侵權(quán),請告知刪除。
持續(xù)放生者,受佛菩薩、天地一切神仙贊嘆護佑,功德無量,必然有求必應(yīng)。
消災(zāi)免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第一功德,成就不可思議功德。
學(xué)佛為成佛,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乘佛大愿力決定往生凈土。
在此懺悔我所犯的一切惡念惡口惡行,懺悔我所犯的一切邪淫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學(xué)佛網(wǎng)、轉(zhuǎn)載者、各位讀者;此文若有錯謬,我皆懺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一切冤親債主及其六親眷屬離苦得樂,福慧增進;愿斷惡修善、廣積陰德,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持戒念佛、求生凈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