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九蒸芝麻方
【營養(yǎng)食譜之配方】芝麻1000g茯苓200g蜂蜜1000g
【功效與應(yīng)用】補肝益腎、滋潤五臟、滲濕利水、寧心安神。適用于中老年人食用。
【方解】本方為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延緩衰老的飲食方。方中芝麻味甘,性平。補肝腎、滋五臟,治肝血不足、虛風眩暈、風痹、癱瘓、大便秘結(jié)、病后虛羸、須發(fā)早白、婦人乳少等癥?!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記述:“主傷中虛羸、補五臟、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茯苓味甘淡,性平。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泄瀉、遺精、驚悸健忘等癥?!度杖A子本草》曰:“補五勞七傷、安胎、暖腰膝、開心益智、止健忘”。與芝麻互補為伍,更有利于益脾胃、安心神、補腦填髓,是抗衰防老佳品。
【制法】將芝麻即1日內(nèi)蒸3次曬3次,重復(fù)3天即可完成。即九蒸九曬;茯苓洗凈去皮曬干,共為細末,以蜂蜜煉熟,瓷器密貯備用。
【服法】每日早晚各服1匙,或沖開水均可。
在中國最古老的醫(yī)書《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先人們就以“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fā)長;二七天癸至,……三七,腎氣平均,……四七,身體盛壯,……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遍_始來描述女子一生的病理和生理了。
在二○○○多年前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就已經(jīng)明確記載了白僵蠶有“滅黑斑,令人面色好”祛斑美容的功效。從那時起,在這二○○○多年的歷史中,歷代的中醫(yī)都在不斷的研究著黃褐斑、研究著黃褐斑的治療方法。中醫(yī)將黃褐斑稱為:“面塵”、“黎黑斑”、“肝斑”等?!懊鎵m”:指黃褐斑如面上的浮塵,洗之不去,如塵附著;“黎黑斑”:指黃褐斑的色形而言;“肝斑”:指黃褐斑的病因多與“肝”有關(guān)。
我國歷代的醫(yī)學家們,對黃褐斑還有其它的分類與認識:1)精血不足,不能上榮于面;2)氣血痰瘀、積滯皮下,而致色素沉著;3)肝郁氣滯、郁久化熱、灼傷陰血,而致顏面氣血失和;4)脾虛生濕、濕熱蘊結(jié),上蒸于面所致;5)沖任起胞宮,終上行至面;6)肝郁血滯傷沖任,氣血不能上榮于面等等,還有很多不同的認識。但不論為何種情況,都不外乎:虛、瘀、濕并與“肝”密切相關(guān)。
也就是說:黃褐斑的病因與:身體部分功能的下降、氣血流通不暢、毒素積存體內(nèi)及與情緒等密切相關(guān)。
在這2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很多經(jīng)的起考驗的名方。但由于,時代的差異、文字的變遷,很多已是物事人非,在加上現(xiàn)代人往往急功近利、不求甚解,所以,我們常常聽到抱怨:為什么古代的方子不好用?古代的方子都是騙人的,等等。比如,到處都在說的“七白散”、“五白膏”:在這些“白”中,有一味“白附子”,本人就曾認真的核對過幾十家的方子、產(chǎn)品(包括淘寶),大多都是錯的:大家都是誤把烏頭的側(cè)根――附子,當成了白附子,(當然也有很多好的)。其實,大家如果仔細閱讀過原文,一篇不漏、字字認真,根本就不會出這樣的、普遍的錯誤。用這樣的“假白附子”配出的美白產(chǎn)品,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怎么可能會達到古書中描繪的效果呢?!
還有最常見的:在炮制上偷工減料、怕麻煩。古醫(yī)書上說:黑芝麻能補腎、養(yǎng)發(fā),但幾乎所有長期飲用黑芝麻糊的人都抱怨:什么養(yǎng)發(fā)?是脫發(fā)!是的,現(xiàn)在的黑芝麻糊就是在脫發(fā)!原因何在呢?幾乎所有的古書都談到:黑芝麻必須九蒸九曬!《本草綱目》講的就更清楚,黑芝麻九蒸九曬,否則就會脫發(fā)。
時代的影響,用西醫(yī)的研究成果來代替中醫(yī)傳統(tǒng)的理論。都說:白芷美容。待到用時卻又效果牽強、不如人意,就是因為:忘記了中醫(yī)傳統(tǒng)的理論,忘記了配伍等等。其實,大家也都知道配伍的重要,現(xiàn)代生物化學也已經(jīng)證明了配伍的重要。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卻很難見到精準的配伍,比如對于女性、血瘀、血虛的時候,美容卻不配伍當歸的一部,效果當然可想而知,而《本草經(jīng)集注》其實早已言明:“當歸為之使,惡旋覆花?!?
歷史的發(fā)展、地區(qū)的習俗、文化的差異,又會造成:一味中藥,會有幾十個別名;一個中藥名字,又會有很多不同的藥材,有的是相近科屬的植物,有的甚至毫不相干。
當然,還有很多不良分子,有意用真貨的價格把假貨賣給消費者,如果,醫(yī)生、采購不熟識中藥、不認真核對,當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本人進貨時,就多次遇到,令人氣憤不已:用水菖蒲冒充九節(jié)菖蒲;用水梔子冒充山梔子;用水線草冒充蛇舌草;用桔梗片冒充西洋參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還有,向紅花中參色素、淀粉。。。。。。
黑脂麻(巨勝子):(補益藥:補陰藥)
甘,平。歸肝、腎經(jīng)。
功效:
補益精血,潤燥滑腸。
應(yīng)用:
1、用于精血不足引起的須發(fā)早白、頭暈眼花。本品功能補益精血。可以單用,蒸熟或炒香研末服,或與棗膏及蜂蜜為丸服;也可以與桑葉配成復(fù)方應(yīng)用,即桑麻丸。
2、用于血虛津虧引起的腸燥便秘。本品油潤多脂,能養(yǎng)血潤燥,滑腸通便,多與當歸、肉蓯蓉、柏子仁等養(yǎng)血潤腸藥同用。
[用量、使用注意、禁忌]
10—30克。宜炒熟用。
使用注意:
大便溏瀉者不宜服。
若屬精血虧損者可用,但要注意大便溏瀉者不可服。
本品補腎效弱。
芝麻棗膏丸
芝麻棗膏丸《千金翼方》
處方:
黑芝麻、大棗各適量。
用法:
黑芝麻適量,九蒸九曬,研末;將大棗去核,搗成泥狀。黑芝麻末倍大棗泥量,調(diào)成膏,或作成丸。每日早晚服食10克,服至白發(fā)轉(zhuǎn)黑。亦可長期服用。
功效:
補腎益脾黑發(fā),使白發(fā)變黑。
主治:
少年腎虛白發(fā)及老年白發(fā)。
評介:
此方制作簡便,易于服用。黑芝麻潤陰補腎,大棗補心養(yǎng)血,頗合醫(yī)理,當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