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好舌頭和壞舌頭的故事
現(xiàn)在我最樂意而且經(jīng)常廣為和大家結(jié)緣的經(jīng)就是《十善業(yè)道經(jīng)》還有《佛說善惡因果經(jīng)》,原因是現(xiàn)代人眼高手低、光說不練,求的法都是自己做不到、修不得的法,灌頂法會上最多人的便是財神法或者是大圓滿法、大手印法,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求法的人往往都是剛?cè)敕痖T的人,連顯教的基礎(chǔ)都沒有,甚至有的連皈依都未曾接受過,這著實(shí)令人吃驚。許多人認(rèn)為十善業(yè)是很基本的人天小法,無足以竭心盡慮或投注身口意一心奉行,這真是本末倒置。
這又讓我想起盛唐時期道林禪師和白居易所說的一句話,白居易本身也篤信佛教,也是一位修行人,和道林禪師常有往來。一天白居易就請問道林禪師說:「佛法整個的精神和它的重心到底是在哪裏?」道林禪師隨即回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jìng)其意,是諸佛教?!拱拙右茁犃艘院笥行┎恍?,也有一些失望,馬上就跟道林禪師說:「這道理連三歲小孩子都懂啊!」道林禪師笑笑地對他講:「三歲的小孩子也許聽過,可是八十歲的老翁卻也不一定做得到?!拱拙右茁犃艘院蟛呕腥淮笪?,無話可說。事實(shí)也真是如此,自己也經(jīng)常覺得有時在身口意三方面難免也會有所闕漏,特別是口業(yè)方面?,F(xiàn)代人由于工作需要,用得最多的就是嘴巴,也往往因為利之所驅(qū)而不顧一切造了口業(yè),其實(shí)這個在因果定律上而言雖然逞一時口舌,但是也許可能為未來世帶來不可思議的果報。相同地,如果有人雖然身處在詭譎多變、爾虞我詐、舌劍脣槍的職場上,但是不為所動,還能堅守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妄語的基本守則,連釋迦牟尼佛在過去講說十善業(yè)的時候,都不斷地稱讚它的功德和利益。據(jù)佛所說,在世為人的時候如果可以信守口業(yè),未來嘴巴沒有異味,而且口齒芳香,如同新鮮的花一般吐露出芳?xì)?。他所講的每一句話所有的人都會相信、都會遵從,所說的話人天都會附從,所要講的話不會忘記或顛倒,身心經(jīng)常處于歡喜的狀態(tài)。同時未來世會成為有智慧的人,所講的話沒有任何人可以制服得了,未來成佛時也可以成就佛的真實(shí)語??傊粋€人在日常的生活當(dāng)中對于自己要講的每一句話都能夠三思以后再開口,那便會給自己帶來無窮的福報與資糧。在未來世無論是自身、眷屬或信眾都能夠圓滿吉祥,所講的話人人都會心悅誠服,同時可以獲得聲音美妙、口齒清晰、辯才無礙等等不可思議的受用和功德。
說話不但是一門藝術(shù),也是一門學(xué)問,自古以來無論任何學(xué)說與宗派都不斷地在強(qiáng)調(diào)禍福在口的說法。猶太人有一個故事,拉比西蒙.本.格瑪麗爾他有一天就對他的傭人說:「你現(xiàn)在去市集幫我買一些我最需要的上好物品。」他的傭人去了市集回來以后,甚麼都沒帶,就只幫他買了一具舌頭。這個主人看了一看以后又對他說:「好!你現(xiàn)在再到市集去,順便也幫我買一些最不好的東西回來。」這傭人去了很快又買回來,這一次帶回來的還是一具舌頭。這回這主人就有些發(fā)火地問他:「我說買好東西你就幫我買了舌頭,我想知道你到底在搞甚麼鬼,所以又叫你去幫我買壞的東西,沒想到你還是幫我?guī)Я松囝^回來,這到底是甚麼用意啊?」最后這個傭人才跟他說:「嘴巴和舌頭是一切善惡的根源,當(dāng)你的心要做善事的時候,你的舌頭可以鼓動像鳥一般令人歡喜隨從;可是當(dāng)你起了歹念,這時候的舌頭卻又像沾了毒藥的利刃,可以隨時取人性命?!箯倪@個寓言故事當(dāng)中可見世界各處,只要是陽光之下的人們,一定在生活中離不開和口業(yè)大小攸關(guān)的因緣,所以口業(yè)是很重要的一個修行工具,特別是修行人在一天二十四小時當(dāng)中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心念,特別是「人前做得出來的事,嘴巴才可以說;人前說得出來的事情,才可以做」。記得少年時期禪宗上人常對我提醒的一句話:「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遭殃。若能閉口深藏舌,此是修行第一方?!箷r常想到便有無窮警惕作用。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于一顯宗道場方丈道友向我傾吐其學(xué)院中人我是非之事,詢我意見時我有感而發(fā)。
微信分享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