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把殊勝的清涼放大或延長
非我纏黏你,奈何太孤零。
就算身體無法從凡塵瑣事中解脫出來,你仍在做各種各樣的事情,但心中從來都不會放下修行,一直會將上師、本尊、佛國、菩提心和發(fā)愿等等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我這樣執(zhí)著于追求覺悟,只因為人生太冷寂,紅塵也太孤獨了。假如沒有靈魂的依怙,不知道生命的意義和活著的理由,我就會像無主的孤魂一樣,不知道如何是好。
表面看來,開始修行時的那種熏染也是執(zhí)著的一種,你無論做什么事,心里總是念著佛國,念著修行,念著利眾,一直都在牽掛它們,放不下。但這時候的執(zhí)著是必要的,如果這時候沒有執(zhí)著,就不會有后來的覺悟。這時的執(zhí)著是以“一念代替萬念”的一劑良藥。
“非我纏黏你,奈何太孤零?!辈皇俏乙p住你,黏糊你,而是人生太孤零,紅塵太孤零。這里的“你”指覺悟。這時,無論行、住、坐、臥,都一直追求覺悟,都在尋找靈魂的依怙,在追問生命的意義和活著的理由。
當(dāng)這種追求光明的心達到一定境界時,就會出現(xiàn)以下的情況:
無夢即大夢,大夢亦非夢。
夢到無夢時,方有大機用。
這時,你就會發(fā)現(xiàn),周遭的一切表面看來似乎是真實存在的,但你會有種如夢似幻的感覺。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物與事是不可能真正永恒的,它們其實像夢境一樣,無論好壞,都會過去,而且留不下任何痕跡。
前些天發(fā)生了一樁車禍,出事的面包車從三十米的高架橋上墜落,爆炸了。多么可怕。前后不超過半小時,但它確實發(fā)生了。不過在我聽說之前,它對我來說并不存在,而且對于任何一個不知道此事、沒有受到此事之波及的人來說,它都是不存在的。因此它跟一場夢沒有任何區(qū)別。即使對于經(jīng)歷了此事的人,這事一旦過去,也化成了記憶,而這記憶也在飛快地消失著,不久之后,它也可能會被遺忘消解。
當(dāng)你真正體會到紅塵如夢后,就不會再迷惑,你在理上就明白了。理上明白后,就是所謂的無夢,不再迷惑了。
就像某首流行歌曲中唱的:“會過去的?!碑?dāng)然,那很快會過去的,不只熱戀的甜蜜和失戀的痛苦,而是萬事萬物,包括我們的整個人生。
但是理上明白了,不等于事上就能明白。就像人們明知道股票升了又會降,降了又會升,卻總會因為那條上下波動的曲線而大喜大悲。所以說“無夢即大夢,大夢亦非夢”。真正像夢幻一樣的東西,它也不一定是夢。比如股票和人生,它們都仿佛是真實的存在,并非虛構(gòu)出來的。因為“夢”是一個名相,大夢即非夢,什么時候不再執(zhí)著于這些如夢似幻、不會永恒的東西(夢到無夢時),你的人生才會有大的改變,智慧的光明才能開始發(fā)揮它巨大的作用(方有大機用)。
真正明白了萬事萬物這虛無縹緲的本質(zhì),就不會再為人生旅程中所遭遇的一切而迷惑、痛苦。
這是佛教中比較高深的智慧。什么時候你覺得人生是一場夢又不僅僅是一場夢,也就能漸漸感受到生命的真諦。
--選自《光明大手印:實修頓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