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這五種惡業(yè),能令人顛倒發(fā)狂
宣化上人
2025-05-20 11:18
無明就是貪瞋癡慢疑,這五種惡業(yè),能令人顛倒發(fā)狂。
(1)貪心,對順的境界起貪愛,非得到不可,甚至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2)瞋心,對逆的境界生瞋恨,發(fā)脾氣,不是罵人,就是打人,甚至殺人。這都是瞋恨心在作怪,令人失去理智,意氣用事。有這種心理的人,能令社會不得安寧。
(3)癡心,沒有智慧,是非不明,善惡不分,糊涂、顛倒,結果造了很多罪業(yè)。
(4)慢心,就是揚己抑人,認為自己了不起,事事比人強。這種貢高我慢的行為,最要不得。
(5)疑心,對于正當的知見,生懷疑心,不相信任何人的話。這種心理不正常,是自卑的偏差。這五種心理都不正常,皆因無明所引起。修道人,一定要消滅無明,不讓它興風作浪,否則禍患無窮。
無明令凡夫在情欲上用功夫,認為世間情情愛愛是真實的,所以離不開,丟不掉,放不下。所以糾纏不清,放不下六親眷屬,搞得善惡夾雜,染凈不分,生生世世在輪回中打轉,永無了期,所以說無明是生死的根本。
修道人,沒有這種累贅在心里重壓著,容易得到清凈、解脫--了生脫死。若不和無明一刀兩斷,那永遠就被無明所支配,往地獄里跑,跑到刀山上,跑進油鍋里。到那時,才后悔當初為何不精進修道,可惜已經來不及了。
勸告各位,要及時修道,不要存著來日方長的想法,古德說:“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盡是少年人?!睂W一天道,就和凈土近一點,一點一點便到凈土。不勤修就想要到凈土,那是辦不到的。
世界上的事,有的浪費時間,而得不到好處;唯獨修行法門,不會浪費時間,修一分鐘,便有一分鐘的好處。所謂“集沙成塔”,一步一步不停前進,自然到達彼岸。
微信分享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鏈接已復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