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条麻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女同-国产精品午夜免费福利视频-囯产精品久久欠久久al换脸综合-亚洲女子性生活视频亚

阿難問事佛吉兇經(jīng)講記 第六卷

入門知識 2023-08-14 09:56

第六卷

  諸位觀眾,大家好!前面我們講到天有五種:名天、生天、凈天;第四種是「義天」,道義的義,義天,是指修行人往生的處所。一般講信解心性之義理而能夠契入,一般菩薩們是這個稱呼,權(quán)實菩薩我們都尊稱他為義天。第五種叫「第一義天」,這是對于徹悟心性,也就是如來的果位,稱為第一義天。所以「天中天」是尊第一義天之稱,經(jīng)文我們會常??吹接羞@個稱呼,曉得這個稱呼的意義。阿難提出這個問題,世尊非常慈悲,實在講是給我們解答,解答的文分為兩段,先答復「得富貴諧偶者」,你看是什么樣的原因。請看經(jīng)文第九面:

【佛告阿難。有人奉佛。從明師受戒。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P>

  這些經(jīng)文要背誦,要牢牢的記住,學佛要從這地方學起?!赣腥朔罘稹?,有一些人學習佛陀的教誨,第一個條件是什么?要去找老師,要去找一個好老師。儒跟佛是教育,最重要的是師承,沒有好的老師我們怎么能學得出來?童年的時候我們自己不會去找老師,所以父兄有責任要幫助子弟去找好的老師,送他去上學。我這個年齡還念過幾個月的私塾,我們生長在農(nóng)村,農(nóng)村里面沒有學校。清朝末年這些老秀才們,在祠堂是我親戚的一個祠堂,里面開館教學,有十幾個學生,年齡參差不齊,我們那個時候大概六、七歲,同學大的有十五、六歲,十幾個人,每一個人學的科目也不一樣,個別教學,十幾個人在一個課堂。祠堂有一個大殿,這是祭祀的,大殿當中供奉著「大成至圣先師」的牌位,孔老夫子的牌位,因為這祠堂里面教學。我父親把我送到這個地方來念書,父親帶著禮物,進到祠堂先向孔老夫子的牌位行最敬禮。那個時候最敬禮是三跪九叩首,這是清朝時候見皇帝的禮節(jié),最敬禮。拜完孔老夫子之后,請老師上座,我父親在前面,我在后面,向老師行三跪九叩首之禮,再送老師禮物。我們做學生的人,看到自己父親對老師這么尊重,三跪九叩首,老師講的話就跟圣旨一樣不敢不聽。老師接受家長這樣隆重的禮節(jié),他要不認真好好的教這個學生,他對不起人家家長,尊師重道是從這個地方來的。

  現(xiàn)在學校里面,真的老師不像老師,學生不像學生。什么原因?師道沒有了,不懂得尊師重道。不懂得尊師重道,同樣不懂得孝順父母,這是社會***的病根。社會怎么***的?根源在此地,想什么方法挽救社會都不起效果,你要找到根源,從根挽救。做父母的人對待老師能不能三跪九叩首?我們在臺灣往年李炳南老居士辦一個佛學研究所,八個學生,六個老師我也是其中之一。開學那一天,李老師代表學生家長,他老人家在前面,請我們幾個老師上座,其實我們幾個老師都是他的學生,請我們上座,他老人家在前面,八個學生在后面,恭恭敬敬頂禮三拜,行的是古禮。很可惜,那個時候沒有錄像把它錄出來播放給大家看。尊師重道,你的學業(yè)才有根基,你眼睛當中沒有老師,你能學什么?老師再好、古佛再來,你也學不到東西。正是印光法師所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目無尊長,諸佛如來來教你都沒用。

  學佛,第一句「從明師受戒」,此地受戒不是受三皈五戒,這個戒是教誡,跟加言字邊的「誡」是一個意思,要跟人明師接受他的教誡,你才會有成就。「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這三句是講求學的態(tài)度,你這三句做不到,雖然是明師,你還是得不到利益。這四句話就是入佛門的條件,你想接受佛陀教育你要具備什么條件?開門見山就傳授給你了。這句話就是古人講的師承?!该鲙煛惯@兩個字很重要不是名氣大,現(xiàn)在講知名度高,那個沒有用處。什么人叫「明師」?明心見性、修行證果,你要找這個老師,你跟他學才真得到東西。明心見性的老師我們到哪里去找?實在講找不到,真的是可遇不可求。不得已而求其次,也要找一個真正通達經(jīng)教的人、依教奉行的人,他雖然沒有能證果,他有修他有學,他沒有證這是其次的,他證果了,這是最好的老師。有修有學的老師也不容易遇到,遇到了你真正要認識他,你要不認識他,你還是學不到東西。

  我在臺灣可以說非常幸運,我遇到這三個老師都是真善知識。年輕的時候我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我學佛是從哲學入門的,接觸佛法之后,第一個指導我的老師是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圓寂之后,我跟李炳南老居士,跟章嘉大師三年,跟李老師十年,真善知識。你要認識人才行,你對于善知識不認識,沒有留意,真叫當面錯過,你怎么會學到東西?

  「專信不犯」,這個態(tài)度太難得了!對老師要專信,老師的教誨決定不能夠違背,對老師沒有信心、疑惑、陽奉陰違,決定不能成就。所以學生找老師難,老師找學生更難,到哪里去找?過去李老師住世的時候,我在海外弘法非常艱苦,一個人!每一次回到臺灣,我一定到臺中去看老師,一定會跟老師講,請老師多培養(yǎng)幾個學生,我們在海外有師兄弟可以互相協(xié)助。我記得這個話我至少講過十遍以上,最后一次李老師大概聽了很厭煩,告訴我:「你替我找?!刮乙院笤俨徽f了。我到哪里去找?找一個以老師「專信不犯,精進奉行」,我找不到,所以我才明白了,難!太難太難了!我能這樣學,找像我這樣一個學生再也找不到了,所以跟老師十年我得到他特別照顧,真正的關(guān)懷。不具足做學生的心態(tài),遇到佛菩薩也是枉然。

  在備注里面我們引用《華嚴經(jīng)》上一段話,在第九面倒數(shù)第三行,這一段是講師承?!度A嚴經(jīng)》上這一段,這是吉祥云比丘教善財童子的,教他怎樣去參學?!干颇凶樱∪粲删鸵磺兄侵恰梗磺兄侵蔷褪菬o上正等正覺,究竟圓滿的智慧,你要想得到,你要想成就,「應(yīng)決定求真善知識」。跟佛在此地講的是一個意思,你不求真善知識,你怎么能夠成就智慧?一切智智,「一切智」是阿羅漢證得的,「道種智」是菩薩所證得的,「一切智智」是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也叫「一切種智」。這是佛法修學的三個階段,通常也說正覺、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一切智智是無上正等正覺。這都要靠善知識,你要有眼光認識善知識,然后去求善知識,只要你真心求,善知識不會拒絕你的。為什么?善知識他一生唯一的一樁大事,就是找傳法的人。我們中國諺語常講「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他修再好,如果后頭沒有繼承人,他一生的事業(yè)等于零,一生自己做得再好,沒有后代,完了。真正大善知識一生當中不求別的,求一個傳人。所以他要遇到一個能傳的人,他把他看作寶貝。首先我們自己要問:「我們具不具足傳法的條件?」傳法的條件是什么?「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鼓阒灰邆溥@十二個字的條件,在佛家講你就是法器,你就是傳法人之一,你有資格、有條件接受大法的承傳,老師會把你看作寶,自自然然特別關(guān)懷你、照顧你。

  我在當年那個時候,物質(zhì)生活環(huán)境很差,我在軍中服務(wù)是文職人員,階級是同少尉,一個月待遇五十五塊錢,僅夠自己的生活,我對于這些老師沒有一分一毫的供養(yǎng),只是一個熱忱。方東美先生怎么認識?寫信給他,我給他寫一封信,我信里面附一篇文章,我寫的一篇文章寄給他,一個星期之后,他回信約我到家里面去面談。我的目的是想在臺大旁聽他的課程,我們談話的結(jié)果,他不讓我到學校里旁聽,要我到他家里面上課。一個星期兩個小時,在他家里小客廳一個小圓桌上,我這一個學生,特別照顧。以后,臺大的這些同學們知道,那些同學們現(xiàn)在都是名教授,曉得以后對我也特別尊敬。方先生眼睛長在頭頂上,根本就瞧不起人的,他對你這樣照顧,那一定不尋常。我在他家里小客廳學的,這是好老師。為什么他不叫我到學校去聽課,要在家里單獨撥出時間來教我?我也沒有一分錢供養(yǎng),他完全是義務(wù)教學,原因是什么?發(fā)現(xiàn)我是一張白紙,沒有受到污染。到學校里面去聽課,一定會認識很多老師、認識很多同學,就被污染了。為了防止污染,不讓我接觸這些人、這些事,這是他的苦心。讓我「專信不犯」,只聽他一個人的,這叫師承。跟一個老師學,老師對學生負責任。

  以后接觸佛法之后,我很快,大概看佛經(jīng)不到一個朋,認識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對我跟方東美先生一樣,每一個星期天給我兩個小時,三年!我佛法的根底是章嘉大師奠定的,這個緣份希有難逢。我有這樣的基礎(chǔ),以后親近李炳南老居士才會有成就,如果沒有這個基礎(chǔ),親近李老師也不是容易事情。所以「專信不犯」非常非常不容易,你只要有這么一個條件,為什么?那個老師找到傳人了,這是一生當中希有難逢。所以我們學東西想有成就,首先要問我自己具不具備這個條件?我對老師有沒有百分之百的信心?有沒有誠意?肯不肯認真學習?關(guān)鍵在此地?!   ∠旅妗度A嚴經(jīng)》上講得很詳細,也只有四句,「勿生疲懈」,親近善知識不能有疲倦懈怠,學上一個過程懶惰懈怠了,那你就不能成就?!肝鹕鷧捵恪?,學問沒有止境,學個一、兩樣就覺得很滿足,你不是法器。永遠沒有厭足,活到老學到老。在佛法里從初發(fā)心到無上道,無量動中精進不懈,怎么可以中斷,怎么可以休息?「皆應(yīng)隨順」,應(yīng)該隨順善知識的教誨,他怎么教,我怎么學。他對學生負責任,一定幫助學生盡早的大徹大悟,他的法傳下去了,后繼有人,這是做老師的真實功德,是好老師、好善知識。一生沒有一個傳人,悲哀!真正的遺憾。

  在現(xiàn)代,實在講高科技的發(fā)明對于教學傳法帶來便利,眼前沒有傳法的學生,通過電視廣播,在遠方?jīng)]有見面的,有真正的學人,有接受大法的學人,這很值得安慰。哪些人?「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那個人就是傳人,不一定在面前,不一定認識,不一定見面。我在新加坡,中國大陸傳來的訊息,確實有不少人頂戴奉行,我們聽了很受感動。那些人在佛法里面講是當機者,他們是當機者,你們坐在旁邊這些人是旁聽者,你們是旁聽的。當機者得真實利益,旁聽者種善根而已,真正利益你得不到。為什么?你沒有做到,你沒有信解行證,你不能隨順經(jīng)教。

  下面這句話比什么都重要,「弗見過失」。你不能見老師的過失,見老師的過失是什么?專信就沒有了,你跟老師的緣就斷掉,這個損失太大太大了。我們遇到一個善知識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可是我們要知道無量劫來我們的冤親債主很多,他們會破壞,會說老師的壞話,來破壞我們師生關(guān)系,想種種方法讓我們不能成就。這個你要懂得,所以「信」是專信。

  我親近方東美先生,在我面前講方東美先生壞話的人很多,哪些人?家鄉(xiāng)人,不是家鄉(xiāng)人不知道,方先生在家鄉(xiāng)童年的事情。我們怎么樣?聽而不聞,決定不受影響。我親近章嘉大師,還有很多老法師跟我講,「他是政治和尚,你跟他干什么?」我都沒有受到影響。在臺中跟李老師十年,說李老師壞話的人很多很多,如果我要受到影響,我的學業(yè)就完了。德云比丘教善財童子這句話比什么都重要,「弗見過失」,為什么?真善知識,我們不曉得他的本跡因緣,說不定是諸佛菩薩化身來的,做種種示現(xiàn),度種種不同根性的眾生。我們?nèi)庋鄯卜蛟趺粗?,怎么可以任意去批評?別人可以批評,我做學生的人不能批評。

  就如同最近一、兩年,我們臺灣跟中國大陸有不少人反對夏蓮居的會集本,悟道法師還把報紙雜志上指名攻擊的文字傳給我,他提倡他們要組成一個小組來反駁。我勸他不必,隨他怎么說,不理他就好,他喜歡寫讓他寫,寫字很累,他毀謗讓他說,說話也很累,對我們來說沒有效果,以后慢慢他就不說了,他就不寫了,何必去理他?天下人都反對會集本,我不可以反對。為什么?我老師傳授給我的,我有責任我有使命弘揚這個本子。李老師親自交給我的,他為什么不交給別人?臺中還有好的弟子徐醒民、周家麟,他為什么不交給他們,他要交給我?交給我才能弘揚到全世界;交給他們大概放在書架上壓在那里,就永遠不會去拿它,老師也認識人。我不在乎別人的毀謗也不在乎人家怎么樣的陷害,我從來沒有把這個放在心上,我對老師「專信不犯」。我的心專、心清凈,絕對不會受外頭境界動搖,人才會生智慧。受外面境界小小風浪,心就動搖了,你就常生煩惱,煩惱就失掉智慧,你怎么能解決問題?不但不能幫助人,自己也把自己毀掉了。所以佛法的修學,「信為道元功德母」,「信」在這地方,世尊教給我們專信。

  不但不見老師的過失,真正修道人不見一切眾生的過失,我們的心才真正到清凈,才到不染著。眾生有沒有過失?說老實話,決定沒有過失,造作極惡業(yè)的眾生也沒有過失。我們從什么角度上觀察?三字經(jīng)上第一句話說,「人之初,性本善」,他哪有過失?所有一切眾生,性都是本善的,為什么會出毛病?「性相近,習相遠」,他常常跟壞人在一起,他染上習氣,就這么回事。染上習氣是習性,不是他的本性,他本性是善良的。習性不善不要去管他,我們他的本性,本性是善的,所以我們尊重他的本性、贊嘆他的本性、恭敬他的本性,我們自己才成為純善純凈。最傻的人,最笨的人,才把其他眾生的染污放到自己心里面去,把自己的心變?nèi)疚哿?,自己心是什么東西?是垃圾桶。把別人亂七八糟這些污染全部裝在自己桶子里,自己的心壞掉了。天下傻人、笨人沒有比這個更傻更笨的。我不干這個事情,我的心里裝一切眾生的善,一切眾生的不善我一絲毫都不裝進去,所以好快樂、好自在、好歡喜,見到任何人都恭恭敬敬。這個道理要懂,這個方法要學。

  中國古圣先賢有所謂「仁者無敵」,仁是仁慈的人,仁慈的人沒有敵對,沒有冤家對頭。毀謗我的人是善人,我見他合掌贊嘆,陷害我的人是善人,欺騙我的人是善人,沒有一個不是善人。我對他真誠至善,久而久之那個人會回頭,我們要幫助不善的人變成善人,不能說不善的人要排斥他、拒絕他,這不可以,這不是教育。佛教是至善圓滿的教育,教育一定是幫壞人變成好人,惡人變成善人,這是教育。你要不能把它變過來,你的教育失敗,變不過來是你耐心不夠,還要繼續(xù)努力,不是沒有效果,功夫還不到。所以一定要有耐心,有長遠心、有恒心,真正的慈悲,至誠懇切,沒有不受感化的。德云比丘這幾句話我們要牢牢記住,跟佛陀在此地三句的開示,這樣建立我們求學的態(tài)度,我們是真正的學生,有條件接受圣人的教誨,有條件傳授圣學,這是真實功德。

  再看底下這個文,「時善財童子一心憶念,依善知識,事善知識,敬善知識」,這三個字不能疏忽,依靠善知識,奉事善知識,敬仰善知識?!赣谏浦R起慈母想,于善知識起慈父想」,沒有這樣的心態(tài),怎么能求到真實的學問?「得聞法已,歡喜踴躍?!惯@是引用經(jīng)文。由此可知,世出世間求學無不重視師承。師道立則善人多,善人多則國治天下平!這是這部經(jīng)上一開端教導我們的,世出世間的學問都要具足這些條件,你才能成就。

  我們接著看第十面。「從明師受戒」,歐陽竟無說:「師以知見為體,不以得果或儀式為體?!箽W陽大師是民國初年的人,歐陽竟無說的,他是民初支那內(nèi)學院的院長,楊仁山的學生。這個內(nèi)學院雖然辦了兩年,對于近代中國佛教影響很大,許多大居士、大法師都是這個佛學院出身的。太虛大師是這個佛學院的旁聽生,梁起超是這個學院的學生。這幾句話說得好,「師以知見為體」,一定是正知正見,不要問他修行證果,決定是正知正見。他老人家的話,跟智者大師講的相同。智者大師教導我們:「能知不能行」,這就是說我們不要見師的過失,師確實是正知正見,有些地方他還沒有做到,「國之師也」,他可以作國師,教化一國的人民;「能知又能行,國之寶也」,那是國寶。大師這兩句話跟此地德云比丘所講的意思相同,不見師過,你才能夠?qū)P挪环浮33Hフ依蠋煹穆闊?,找老師的過失,不但得不到利益,你的罪過很重。為什么?你會障礙一些學人親近善知識。你常說這善知識有過失,別人就不愿意再親近,把別人的機緣斷掉了,斷人法身慧命,這比殺人生命的罪還重,果報佛在經(jīng)上講,「生生世世愚癡糊涂」,我們對于這些道理、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所以,不以得果、不以儀式為體,而是以他的知見。底下這句,「從明師受戒」,末后講「故唯知見是天人師。天人師,佛教唯一根本?!刮覀円靼走@個道理。

  「明師」,什么叫明師?這是我從前寫的,「指對一切法,佛法及世間法,確實圓滿通達無礙,品學兼優(yōu),有修有證的老師」,這是明師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佛法里面講的法身菩薩,《華嚴經(jīng)》上講的法身大士,這是真正的明師?!阜鹜咏涛覀儗W佛第一要求明師,雖然如此,明師畢竟是可遇不可求,若宿世福德因緣,難得遇到。」遇到是多生多劫的緣份;沒有這個緣份,遇到他也不知道珍惜。我們相信方老師的學生太多太多了,章嘉大師的學生也不少,李老師的學生,我知道最保守的估計大概不少過五十萬,真正聽話,專信不犯,勇猛精進的,實在講沒有幾個,真正能夠做他傳法的學生少之又少。

  所以我們有這個緣份遇到了,要知道珍惜這個緣份。破壞這個緣份的人必定有,而且不少,為什么?我們生生世世跟眾生的惡緣,這些人有意無意都在障礙、都在破壞,自己要能做得了主宰,不會被境緣傷害。我們要保持好因緣,不能讓因緣有損害,我們就成功了?!敢怯霾坏剑坏靡讯笃浯?,也應(yīng)當求一位正知正見,能圣言、能施聞?wù)?,而師事之?!惯@是不得已面求其次,他所教導的確實沒有違背經(jīng)典,與圣言量相應(yīng),而且歡喜教人,這就是好老師。自己能圣言而吝法不肯教人,那沒辦法,你親近他,他搖頭不肯教你。肯教你,你就不能舍棄,不肯教你,那就無可奈何。遇到能圣言、歡喜教人的人,是真善知識,決定不能錯過。

  「經(jīng)云:依法不依人,雪山半偈,羅剎可師。」這是佛在經(jīng)上說的。羅剎不是人,是惡鬼,惡鬼他講的話是圣言,他講的話是佛法,也可以拜他作老師,學他的正知正見,不學他的為非作歹。由此可知,你要是懂得這個原理,懂得這個原則,一切眾生都是我的善知識,他的善與佛經(jīng)上講的相應(yīng),我跟他學習,他所行的不善與佛法所講的相反,我自己反省我有沒有?我要是有這個不善,改過自新,他還是我的老師。

  所以孔老夫子講:「三人行必有吾師」,三人是我一個、一個善人、一個惡人,這兩個人都是我的老師。善人,我跟他學善,惡人是我一面鏡子,常常反省他這個惡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惡人也是老師。一切眾生都是我的善知識,你就入華嚴境界。你所看到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是好老師,沒有一個不是成就自己、幫助自己的,自己在這一生當中決定成無上道。善人老師我感激他,惡人老師同樣感激他,為什么?他常常提醒我,幫助我改過自新。這樣,你就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我們要送幾張「感恩世界」給臺視,我們要感恩它提供我們這樣殊勝的道場,我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這是無比的幸福。

  初發(fā)心學佛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求善知識,你一開端有善知識指導,你這一生修行不走冤枉路,這個成就就快速了。我們每一位同修都想在這一生當中得到圓滿的成就,佛今天在此地告訴我們,成就第一個因素是求善知識。實在求不到,還有不得已求其次的,求古人,現(xiàn)在世人沒有善知識,找古人?,F(xiàn)在時間到了,下一堂課我教給你們怎樣去找古人作善知識。

更新于:2023-08-14 09:56

評論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維碼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鏈接已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