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条麻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女同-国产精品午夜免费福利视频-囯产精品久久欠久久al换脸综合-亚洲女子性生活视频亚

阿難問事佛吉兇經(jīng)講記 第二十二卷

入門知識 2023-08-14 11:35

第二十二卷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兇經(jīng)講記》第五十七面,我們看講義第二段所說的,五十七面第三行,我念一念:

  阿難說:「一位做人老師的人,是可得任意呵斥,遏抑(壓制)學生,而不必依從正當?shù)牡览?。或者是學生犯的了小過,故意宣揚成為大過,像這樣的為人老師,會不會有罪?」佛說:「不可不可,做老師的人,不可以無理隨便呵斥處罰學生,不可以將學生的小過失說成大過?!埂笌煹茏恿x,義感自然」,是講師生恩德情義,合乎性德,順乎自然。當相聚之時,情誼之交感,恩同骨肉,所以要彼此常相問訊,要存心厚道。學生對老師如父兄,老師愛學生如子弟。佛常教人慈悲一切,愛護眾生。做父兄師長的,要常常將自己一生感到遺憾的、錯誤的、失敗的經(jīng)驗教訓,善告子弟,所謂「前車之鑒,后車知戒」,希望下一代永遠不犯上一代的錯誤,那么下一代的成就才能真正超過上一代,比上一代更幸福、更美滿、更偉大,這才是真正的愛護兒女、學生。做兒女學生的,也一定要體會父兄師長的恩德。這一段話是從前寫的,都值得我們同學們做參考。我們再看下面經(jīng)文。

  【黜之以理。教之以道。已所不行。勿失于人。弘崇禮律。不使怨訟。】

  佛陀這些教誡非常重要,尤其是我們生存在現(xiàn)前的社會,現(xiàn)前社會實實在在講,師生之道沒有了,父子之道也沒有了。我在早年,那個時候二十幾歲,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最初我是希望能到學校里面旁聽他的課程。方先生告訴我:「現(xiàn)在的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顾f:「你要到學校去聽課,你會大失所望?!鼓莻€時候我聽方老師這幾句話,真是涼水澆頭,沒指望。沒有想到,他老人家特別的慈悲,要我每個星期天到他家里去,他給我上兩小時課,這是我們意想不到。為什么他不怕麻煩,特別撥出時間來教我?沒有別的,我告訴諸位同修,「好學」!我從小好學,我對老師尊重,這一點跟方先生見面,他看出來了,所以他要我在他家里面上課。

  到以后,我學佛了,才知道方老師的恩德。為什么不讓我到學校去聽課,到學校聽課他省了時間,省很多事!這是老師愛護學生、幫助學生、成就學生。因為學校已經(jīng)被污染,我們到學校去聽他的課,一定會認識很多同學,會認識很多老師,每一個同學、老師,他們學的、講的都不一樣,會把我們的學習搞亂。所以一個好老師,看到一個真正好的學生,他愛護。他有誠意,他肯學,這是先決條件。不讓我們到學校去,防止污染,這是「善師」、「道德之人」。教我什么?學一家之言,跟他一個人學。以后我們才曉得,原來這就是中國古時候所講的「師承」,跟一個人學,老師對學生負責任。說老實話,在學校上課,老師對學生不負責任,沒有辦法,負不了責任。單獨教學,老師對學生負責任,一定要把你引導成就,老師才對得起你。

  以后我學佛了,親近章嘉大師,章嘉大師跟方東美先生一樣,也是每個星期給我兩個小時,他住在青田街八號。我跟他三年,學一家之言。你的思想不亂,你的意志永遠集中,這些老師幫助我,使我稍稍得一點戒定慧的基礎(chǔ)。所以以后到臺中,親近李炳南居士,去學教,才能有成就;沒有前面的基礎(chǔ),到臺中去相當困難。老師的恩德很重,只要看到你有誠意、好學,他就特別照顧。沒有成就,提出問題隨隨便便,老師也給你敷衍,為什么?知道你沒有誠意,知道你不會成就,在你身上不會浪費很多時間、精力,就這么個道理。師弟子之道,難!也真正是可遇不可求,你到哪里去找?找到這個老師真正關(guān)心你,把你當兒女看待,全心全力來照顧你、教導你,這老師不可多得,遇到了,要感恩!

  這一段我們在標題上標的是「示以正規(guī)不使怨訟」。老師責備學生,有規(guī)矩,有道理。教導學生最重要的,我們現(xiàn)在人所講,學生接受老師的處罰,心服口服,這是好老師;如果老師處罰了學生,學生心里不服,有怨恨,有怨言,失敗了??梢姷茫鰝€好老師不是容易事情,自己沒有道德、沒有學問,怎么能為人師?現(xiàn)在不但是世法里面的師道沒有了,佛門里面的師道也沒有了,這才是災(zāi)難的根本。你要講世間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劫難?師道沒有了。師道沒有了,孝道就沒有了,為什么?老師教孝,父母教敬。父母教兒女尊師重道,老師教學生孝順父母,這一個人是老師跟父母合作把他教成功的,少一邊都不行!現(xiàn)在這兩邊都沒有了,我們眾生苦了。為什么?不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之以道』,是教他做人的道理。你有才藝、你有技術(shù)、你有能力,你不會做人,你那些技能都可能產(chǎn)生副作用,害社會,害眾生。像現(xiàn)在做的這個核武、洲際飛彈,高科技!做來干什么?殺人的,他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你做出這種飛彈出來,你殺人,殺人要償命,不是說殺了就沒事,殺人要償命!更可怕的,這幾天報紙上常??摹干淦鳌?,那個傷害眾生就多了。如果他受過好的教育,他有好父母,他有好老師,他絕對不會走這個路,這個路子傷生害理,怎么敢做這種事情!果報太可怕了。

  我在年輕的時候,讀初中的時候,我對于政治很感興趣。我學校的老師,都以為我將來長大了一定會從政,出家我自己都想不到,怎么會走這條路?這個路子是章嘉大師替我選擇的,我跟他談,他說:「你從政目的何在?」目的是救世救人,確實是這個心。古大德常講「良醫(yī)良相」,都是救世救民的。章嘉大師冷靜了好半天,告訴我:「出家教化眾生比從政要好得多;如果一個政策錯誤,多少人受苦受難,弘法利生有百利而無一弊?!刮蚁胂胨先思宜f的話,很有道理,所以我走這條路,章嘉大師替我決定的。這條路決定得非常正確,真正叫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做到了「于人無爭,于世無求」,也真正實現(xiàn)了方東美先生所說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得到了。這是「道德之人」、「善師」的教誨。我們能聽、能懂他的意思、能體會得到,能夠依教奉行,這樣才能得到佛法真正的利益。

  「教之以道」,這就是責備學生一定有理,教導他以道。佛法里面講道,道是道路,擺在我們面前的道路十條,也叫十法界。有成佛之道,有成菩薩之道,有成緣覺之道,有成聲聞之道,下面有天道、修羅道、人道、畜生、餓鬼、地獄道,試問問,我們是走哪一個道?我們是修哪一個道?總得要搞清楚、搞明白。佛在經(jīng)論里頭常常教導我們,任何一條路都很復雜,不是那么簡單的,但是因緣雖然復雜,總有一個最重要的,這個不能不知道。佛在經(jīng)教里面告訴我們,佛道是平等心,平等心是佛。由此可知,我們學平等心,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用平等心來看,這個人學佛,這個人走的路是佛道。確確實實是平等,《般若經(jīng)》上講得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跟虛妄就平等了。我們要細心從這些地方去體會。

  世出世間決定沒有高下,高下那個心是從哪來的?是你的妄想分別執(zhí)著,是從這兒來的。真心里頭沒有高下,真心是平等的。

心平等,外面境界也平等,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沒有一樣不平等。我們跟小螞蟻平等,我們跟蚊蟲蒼蠅平等,跟人就更不必說了,你能跟一切動物平等,跟一切植物也平等,跟一切礦物,佛經(jīng)常講「微塵」也平等,這個道理很深很深!這些都是佛在經(jīng)上給我們講真話,這是他自己的現(xiàn)量境界。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去練,練平等心。平等心對人,態(tài)度決定是自己謙下,謙虛卑下,尊重別人??桌戏蜃铀臑槿耍屽饶材岱鸬臑槿?,自己謙虛恭敬,尊敬別人,沒有一絲毫驕慢,沒有一念自以為是,這是佛道。

  我們的毛病習氣太多太多了,要知道。知道自己的毛病習氣,我在講席里頭常講,這個人叫開悟了。開悟是知道自己的過失叫開悟,不知道自己過失,知道別人的過失,叫迷惑,你迷了。知道自己的過失叫覺悟了。把自己過失改過來叫真修,每天反省,每天覺察,天天能夠找出自己的過失、毛病,你天天在覺悟。積小悟就變成大悟,積大悟就變成大徹大悟,佛家經(jīng)典里面講開悟,是這個意思,我們要懂得,不要把這些名詞術(shù)語錯解了。每天做晚課,我們一定要認真的反省,天天知過,天天有過可改,這個人是菩薩,儒家講這人是圣賢,這人不是凡夫。凡夫不知道自己有過,凡夫永遠不會改過,所以凡夫永遠在六道搞輪回。

  菩薩道「四攝」,「六度」,我們要認真去學。緣覺道是十二因緣;聲聞道是四諦;六道里面的天道是十善、禪定、慈悲喜舍,具這三個條件生天。欲界天里面只有四王天跟忉利天沒有禪定,夜摩以上都要有一點定功。上面有四層,四層定功淺深不一樣,但是欲界的定,佛學名詞叫未到定,也就是說他修的禪定不及格,沒有達到要求的水平;如果他的禪定修成功了,他就不在欲界。初禪修成功,他就到初禪天去了,上面二禪、三禪、四禪,四禪八定。但是色界十八層天,修禪定還要修四無量心「慈悲喜舍」,這是我們要想生天,你必須要具備這個條件。得人道,人道是五戒十善,那我們自己想想,我們對于五戒十善做了多少?如果五戒十善不及格,來生不能得人身。我們的貪嗔癡要不能連根拔掉,貪心是餓鬼,嗔恚是地獄,愚癡是畜生,貪嗔癡是三惡道的業(yè)因,我們總得搞清楚、搞明白。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自己曉得落在哪一道,不用問別人。我們造的是什么業(yè)因,將來會受什么樣的果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經(jīng)不能不讀,道不能不講,如果不講,經(jīng)典雖然多,現(xiàn)在人能讀得懂的太少了,念經(jīng)而不解其義沒有用處。諸位要記住,「信解行證」四個階段,你信,不解,那個信是迷信,你得不到佛法真實的利益。信了要解,解得愈深,解得愈透,解得愈圓,愈好!你就會懂得怎樣落實在生活當中、落實在工作里面、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這樣你能夠過佛菩薩的生活,那才是真正究竟圓滿。你要不透徹了解,怎么行?

  『已所不行,勿施于人?!蝗寮矣小敢阉挥鹗┯谌??!埂汉氤缍Y律』,「弘」在此地是弘揚、是介紹;「崇」是推崇,要把禮,要把律,我們要重視。佛家的戒律,儒家沒有說戒律,儒家說禮,儒家的禮就是佛法講的戒律。禮沒有了,儒就沒有了;戒沒有了,佛就沒有了。我們今天學戒,比丘戒、菩薩戒太高了,說老實話,做不到。講真話,我們今天能夠真正做到三皈、五戒就了不起。三皈五戒十善,老老實實做到。你看看明朝末年(366)益大師,(366)益大師是學戒律的,他是個明白人,我們從他著作里面看到,他受了戒之后,退戒。受了戒之后,退比丘戒,他自己知道做不到。持什么戒?持沙彌戒。所以他有很多著作,我們看他的署名「菩薩戒沙彌」。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我們現(xiàn)在人也做不到,做不到要認真努力去學習,學一條算一條,這是從前章嘉大師教給我的,他教我學戒律,一條一條的學。他沒有勸我去受戒,他勸我學戒。真正學到了,真正做到了,真正做到了,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去受三壇大戒,受了做不到,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佛法要搞真的,不能搞假的。

 ?。?66)益大師的徒弟成時,《(366)益大師全集》是成時把它出版的,他確實是(366)益大師的傳人。老師稱沙彌,他自己不敢稱沙彌。他怎么稱法?出家優(yōu)婆塞。出家優(yōu)婆塞,頭一個是成時大師。以后我們看到的近代的弘一法師,弘一法師也自稱出家優(yōu)婆塞;換句話說,身份是出家的身份,在戒律上遵守三皈五戒十善。我們能把這個做到,念佛就肯定往生,靠得住!三皈是佛教弟子,這在家出家都包括在其中,修行的最高原則,覺而不迷,皈依佛;正而不邪,皈依法;凈而不染,皈依僧。所以佛教導我們修行最高的原則,是「覺正凈」這三個字。八萬四千法門是方法、是手段,修什么的?修覺正凈。覺正凈圓滿了,你就成佛了,覺正凈沒有圓滿,你是菩薩,圓滿你就作佛了。

  因此我們對于這個經(jīng)不能不重視,這個經(jīng)落實在哪里?落實在十善業(yè)道;就像《了凡四訓》,《了凡四訓》落實在《太上感應(yīng)篇》,《感應(yīng)篇》就是功過格里面的條目,了凡先生修功過格,功過格那些條目就是《感應(yīng)篇》。我們今天修行也采取這個辦法。最近我在澳洲教同學,做人從哪里做起?從《弟子規(guī)》做起。《弟子規(guī)》從前是教小朋友的,大概四、五歲小朋友的。我們從小沒有受過這個教育,現(xiàn)在亡羊補牢,現(xiàn)在來補習還不晚。一定要求字字句句都做到、都要落實,這是什么?這是作佛、作菩薩的基礎(chǔ)。你要不在這上面奠定基礎(chǔ),佛法學得再好,講得天花亂墜,沒用,假的!像蓋大樓一樣,沒有地基,決定不能成就,這個道理我們要懂。一定要從真正基礎(chǔ)上去奠立,要學,一定要學做個好人。諸佛菩薩是好人當中的好人,最究竟、最圓滿的好人。所以「禮」跟「律」要是疏忽,我們就全盤失敗了。再看下面這一段。

  【弟子亦爾。二義真誠。師當如師。弟子當如弟子。勿相誹謗。含毒致怨。以小成大。還自燒身。】

  這一段話是世尊對于師跟弟子兩邊的教誡。做學生的,也跟前面教學的一樣,必須遵從老師的教誡,尊師重道。『二義真誠』,這個「二」就是師生兩方面,都是真誠相待。老師是一個好老師,學生是一個好學生,老師決定沒有吝法,認真的教導你。真正的善知識,他對待學生的教誨,給諸位說不一樣,不是他心不平等,是學生根性不相等,所以他教學的態(tài)度不相同。這正如經(jīng)論里面所講的,印光大師講得很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估蠋熃虒W生,看這個學生只有一分誠敬,只教他一分。為什么?教他二分,那一分不能接受,浪費時間,浪費精力。如果學生有十分誠敬,老師教他九分,對不起學生。老師教學,觀察學生,他教的不相同,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 后面這四句話非常重要,『勿相誹謗』,老師不能夠毀謗學生,學生也不能夠毀謗老師??墒乾F(xiàn)在這個世間,我們看到師生,甚至于看到父子,互相毀謗,時有所聞,這個世間,這個社會,真正到可悲的境界。圣賢看到這個樣子,哪有不搖頭?所以李煩南老居士往生之前,跟大家說:「這個世間亂了?!乖趺磥y的?沒有人懂得「禮律」,沒人懂得!也沒有人遵守「禮律」。我們生活的秩序亂了,整個社會亂了。他說:「就是諸佛菩薩、神仙下凡,都救不了?!惯@指我們現(xiàn)前的劫難,唯一的一條生路,他勸我們念佛求生凈土。這是他往生之前,最后留給我們同學們的警告;除念佛求生凈土,沒有第二條路好走了。

  人心,實在講不像人心,恩義沒有了。我常講,道義沒有了,仁義沒有了,情義也沒有了,恩義也沒有了,這是什么社會?我們細心去觀察,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偶而我看看電視上的「動物奇觀」,我其他的節(jié)目不看,我為什么看這個?人不如畜生,感觸非常深!畜生,給諸位說,不是它非常饑餓的時候,它不傷害其他小動物;人不一樣,無緣無故他都要傷害,不如畜生。我們看到畜生,獅子、老虎這些猛獸,毒蛇猛獸,它吃飽了,躺在那個地方睡覺,小動物在它旁邊走來走去,理都不理。我們細心觀察,它去獵取食物是它肚子餓了;它吃飽的時候,絕對沒有念頭去害這個小動物。人不一樣,人無緣無故他主就害人,無緣無殺害一切眾生?!汉局略埂?,看到貪嗔癡慢,造成彼此嫉妒嗔恚?!阂孕〕纱蟆?,看到對方的小過失,故意把它渲染,讓社會大眾說他犯了大罪?!哼€自燒身』,「還自燒身」是果報。

  我們看《講記》,五十九面倒數(shù)第三行,我們有幾句解釋「還自燒身」?!腹湃苏f,觀其友而知其人,觀其師而知其徒,觀其徒而知其師,這是一定的道理。」你作老師,常常說你學生的不是,學生為什么不是?你沒有教好,責任不在學生,在你,「教不嚴,師之墮」,你沒教好。學生要是批判老師,背師叛道,現(xiàn)在這個社會無所謂,在從前的社會背師叛道這個罪名可大,你在社會上沒有立足之地。為什么?所有人都不愿意跟你接近,你忘恩負義、背師叛道,你會被整個社會孤立,這個多可怕!所以從前作學生,縱然對老師不高興,表面上還要恭維。為什么?他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決定不可以給人口實「背師叛道」、「忘恩負義」,那還得了!

  下面又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陽明先生說:朋友相處,常見自己不是;方能默化得人之不是?!惯@幾句話講得好。我們跟大眾相處,要常常覺察到自己的不是,你做人就成功,這是與人相處之道,佛法里面講六各敬之道?,F(xiàn)在為什么六和僧團找不到?大眾相處,只看別人過,不知自己過,這個不得了!整個世界都毀掉了。古人為什么那樣值得尊敬?古人是「只見自己過,不見別人過」。陽明先生這個很好,我們能見自己過,自己常常改過自新,別人雖有過,會感化他。不必說,他會被感動,潛移默化,「方能默化得人之不是」?!笧閷W之道首先在求自己不是處,方有長進?!惯@兩句話非常重要。我們今天錯,就是不知道這個道理,眼目當中都是別人的過失,自己沒有過失,這才是真正的大過失、嚴重的過失。好,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更新于:2023-08-14 11:35

評論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維碼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鏈接已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