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觀法師:天臺小止觀 講解 第三十四集
【天臺小止觀】講解
第三十四集
釋成觀法師
講于 臺北大毘盧寺
2010年4月23日
我把這個再講一下,我們現(xiàn)在來復(fù)習(xí)一下學(xué)佛的第一課,最重要的目地在那里。首先就是斷煩惱,但是不斷沒有關(guān)系,你至少先要離煩惱。所以我這個心從小就有一個機(jī)制,這又是現(xiàn)代話了,這個機(jī)制是什么?遺忘。這個遺忘是選擇性遺忘。什么東西我能遺忘,要故意把他忘掉,什么呢?煩惱的事。我很會忘,或者人家令我煩惱、煩我的、得罪我的、令我生氣的,我都很快忘掉。所以一些垃圾雜七雜八的我很快就忘掉。但是他不是自然忘掉,我是故意把他忘掉??墒怯幸恍〇|西實在忘不掉,你如果看到睹物思情就忘不掉。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在家弟子送給我一條很棒的披肩圍巾,那個圍巾很大可以當(dāng)披肩。那個是一個進(jìn)口的東西做得很精致。可是他后來講了一些話,很傷我的心我很煩惱,非常煩惱,后來我把這件事情擺平了,擺平以后我就把圍巾送給心覺法師。因為我不要再看到那個東西,就想到他得罪我的那件事情。你知道吧,所以我就是這樣子。不只是說這個是不好的事,有一些事情譬如說我母親過世,我就沒有辦法抑制我的悲哀,我也不敢想她,一想她就要想掉眼淚??偣灿邪四昃筒荒軌蛳氲轿夷赣H,我一想到然后我就啟動我那個機(jī)制,不想然后就好了。因為一想的話我就不能做事,我就不能教書了,也不能讀書。所以我就不想,可是這樣還不夠我把她所有的東西全都收起來。她的照片什么的都全都收起來。我不要再去想她。經(jīng)過八年以后漸漸淡忘。這就是我對付煩惱的方法。所以我這個遺忘后來學(xué)佛了以后,看《六祖壇經(jīng)》六祖大師說:“我此法門名為不憶”,跟我這個遺忘是一樣的。不過我這個遺忘,我把所有的煩惱全都把他忘掉??墒呛芏嗳烁粢魂囎铀鸵闯蠢滹?。譬如說有些先生講了太太令太太傷心的話,然后那個太太就要一輩子都跟他記著,隔一陣子就提一提這樣的。那就重新重復(fù)一下,所以那個傷害變成二度傷害、三度傷害,然后一輩子也忘不掉。我可以說因為我選擇性很會忘東西,所以我心里面沒有什么渣子,沒有什么廢料。我剛剛講六祖大師說:“我此法門名為不憶”。那不憶就是我的那個遺忘。但是你要先不憶才能遺忘。而這個事情都是你的,我把這個稱為心能(Mental Ability)心理能力。所以記憶是一個心理能力,遺忘也是一種心理能力。可是眾生就是這樣子該記的記不了,不該記的偏偏記得很牢。譬如讀書背英文就背不起來,可是人家講了他什么事情,天荒地老他都會記住。還有《文殊問發(fā)菩提心經(jīng)》里面講說:“何謂禪師?謂不憶想分別”。所以我們就知道一切的煩惱其實都從憶想分別中生。這個能力你自己要培養(yǎng),你自己要長養(yǎng),你自己要訓(xùn)練自己。把自己訓(xùn)練出這樣子的能耐,你才可能減少煩惱,乃至于離煩惱。因為在這人生里面誰能夠沒有煩惱。只是第一個煩惱對你沖擊力的大小。第二個沖擊過了以后你復(fù)原力的大小。以及你的遺忘的能力。我現(xiàn)在跟你講這個都是平常自己修行,或是說武俠小說的修為。你必須要這樣做。所以你聽我這堂課你就知道,修行不只在念經(jīng)、打坐而已是活的,而且是活生生在你會跳動七十二的心里面去修。
[五棄疑蓋者,以疑覆心故,于諸法中不得信心。]要棄五蓋的第五個蓋就是疑蓋。疑就是懷疑,這個懷疑不是說一般的懷疑說,我懷疑我肚子好像有點問題那種懷疑。而且沒有信心的這種疑,對佛、法、僧信心不夠,而起的那種踟躕不前不肯修行的那種疑,叫做疑。這種疑心跟前面四蓋一樣,他會把整個心地的光明遮蓋起來,沒有光明所以你對諸法就不能夠有信心。這有什么嚴(yán)重,我們說很嚴(yán)重。我舉一個例子你就懂了,譬如說以夫婦來講,夫婦我們說你在怎么樣相愛,你可以很相愛,可是你可以有疑心病。你懷疑你的先生,或是先生懷疑你不忠,這就很嚴(yán)重。這個能不能證明,有時候無中生有他就是懷疑,但是你實在是沒有。他是捕風(fēng)捉影的那就搞得天下大亂,乃至于產(chǎn)生整個婚姻的危機(jī)。完全是一個懷疑也就是不信,不信你是全心全意的愛我,對我是全心全意的,沒有不忠的行為或思想。這個能不能證明,實在沒辦法證明。找一個偵探社來調(diào)查,恐怕有的時候這個女的跟男的講幾句話,然后被他照下來,你看證據(jù)找到了。男的跟女的也是一樣。怎么可能說不跟異性講話,或是交接。所以疑的意思就是對于對方?jīng)]有信心,對對方的人格沒有信心,真實沒有信心。所以這里對佛、法、僧三寶的疑也是這樣,對佛所說的話的真實性沒有信心。對法的有效性沒有真實心沒有信心。對佛、法、僧的疑心是什么呢?比較簡單的分析一下就是說:“對佛所說的話,乃至于他的行為的真實性起疑心?!逼┤缯f佛有一切智。佛以及如來的性德的真實性,有意見、懷疑、不信。這就是對佛的不信,對佛沒有信心?!皩Ψǖ挠行詻]有信心。”就懷疑法能夠真正度人,度人是絕對有效的懷疑他,所以就懷疑法的有效性。法能夠度人能夠令人得解脫,能夠令人開智慧得菩提,這樣子的有效性起懷疑。就是對法的沒有信心?!皩ι母邼嵢烁?乃至于僧格起懷疑?!逼┤缯f我剛剛講說送給我東西,后來又懷疑我說,我不是修(五十二做護(hù)摩)嘛,然后我回向要成立譯經(jīng)院,我不就有回向文,他讀了以后他說他很煩惱。他不但沒有隨喜他很煩惱。煩惱什么呢?煩惱我要布跟他樂捐,我要跟他捐錢,他怕他會有很大的負(fù)擔(dān)。因為他這樣子的煩惱,煩惱什么?他懷疑我的人格。那個回向文是弟子請求說叫我寫的。我寫出來大家聽了很歡喜。然后愿意以心意筑成這件事情??墒撬皇?他是很煩惱怕我跟他籌錢。所以這樣的人,那就是懷疑我的僧格、我的人格。傷人最深的莫過于這個。所以我就把他送給我的圍巾,送給心覺法師。拜拜我不要再看到。雖然那個是一個很高級的東西,但是我不受。所以這個就是對佛的疑心,對法的疑心,對僧的疑心。以自己的我執(zhí)、我見、我慢,而起這樣子的染心。[信心無故,于佛法中空無所獲。]因為沒有信心,在佛法中空無所獲。因為你如果懷疑的話,你就不能修了。就好像你如果懷疑你的女朋友,或是你的妻子對你不忠,你不可能真正的完全愛她。所以這個愛情會被這個疑心架空。乃至于這個婚姻就會這樣子破滅掉。[譬如有人入于寶山,若無有手,無所能取。]就好像有人他進(jìn)去這個寶山里面,但是他沒有手,所以他就沒有辦法拿到什么東西。沒有手就沒有辦法拿到任何東西出來。就空入寶山。[然則疑過甚多,未必障定;]雖然這懷疑的過錯是很多,但是很奇怪他不一定會障礙禪定。[今正障定。]因為疑有各種疑,現(xiàn)在是對佛、法、僧寶的疑,他就會障禪定。這樣懂嗎?疑有各種疑世間疑、出世間疑種種的疑。乃至于等一下釋文里面講禪宗的疑情,跟這個疑又不一樣。
[上來四蓋已竟,]從上面講來到現(xiàn)在為止這整個四個蓋都已經(jīng)講完。[此第五棄疑蓋。]第五個蓋是疑蓋要把他棄掉。[疑者疑疑惑惑,猶豫不決之謂。有此疑心,則于佛法不能生于正信,遂失如來無上知見,]剛剛補充一下我發(fā)給大家的回向文,也讓大家修福,可是我發(fā)給大家回向文,我也沒有說你要教多少錢,你要供養(yǎng)道場多少。但是那個人就是因為以前他在別的道場,是藏密的然后被人家敲了很多錢。他以為我跟那個又一樣,簡直是亂七八糟。[故此疑心,實為眾惡之本。當(dāng)知此疑,非特為眾惡之本,且為萬善之先,] 非特就是不但,疑這一個字不但是眾惡之本,可是他也是萬善之先。就說他不一定是惡的,也可以是善的這個意思,而且是很重要的一個善。[如禪宗之看話頭,先欲人起疑情,則以此疑為寶,所謂大疑則大悟,小疑則小悟,不疑則不悟,是知此疑又為功之首。]可是這個疑情的疑不是那個疑。疑情不是說懷疑什么東西,而是視為當(dāng)然。譬如說我們呼吸有空氣,我們把空氣視為當(dāng)然,應(yīng)該要有空氣。乃至于我們把父母愛子女,子女就會把父母的愛認(rèn)為是視為當(dāng)然,你應(yīng)該愛我。乃至于太太就會要求先生說,先生應(yīng)該要體貼我,把先生的體貼視為當(dāng)然??墒沁@個視為當(dāng)然就是把某些現(xiàn)象,當(dāng)作是當(dāng)然的事情,而沒有任何的懷疑??墒怯幸惶炷銜氲秸f,誒我先生是他有那個義務(wù),一定要對我體貼嗎?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我為什么這么講,先生對太太體貼事實上不是他的義務(wù),事實上是他的德性,事實上是他對你的好??墒悄銋s認(rèn)為他是應(yīng)該的。那就壞了。有一天你覺得說,阿他其實沒有這個義務(wù)一定要對我這么體貼。他對我這么體貼其實我應(yīng)該感激他。其實他跟別的男人是不一樣,他特別體貼是對我特別好。你就對于他對你的體貼,就起了一種所謂這個叫做疑情。說他不是應(yīng)當(dāng)這樣子的。但是我們常常就是把自己的意見,然后拿來要求別人,你就必須要這樣對我,而且視為當(dāng)然那就堅信不疑??墒悄阌幸惶鞎l(fā)現(xiàn)說:“其實他沒有這樣的義務(wù),其實他不一定是這個樣子”。那個叫疑情。然后你就看通了,所以你的眼界就會比較寬廣,心也會比較寬廣。如果說以他的實用來講,如果一個女人這樣子感覺,就是已經(jīng)看通了這一點說,先生對你的體貼不是當(dāng)然的、不是應(yīng)該的,那時候他有時候沒有對你那么體貼的時候,你也就不會那么傷心。所以這就所謂的看開。什么叫做悟呢?就是看開、看通。還有很多很多現(xiàn)象。譬如說前些天有一個弟子她是做護(hù)士的,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做了,她之前做護(hù)士的時候,她做的很苦,因為她的護(hù)士長常常整她,她一直都不知道那個護(hù)士長為什么要整她,所以她趕快尋求要轉(zhuǎn)業(yè)。后來她就去上研究所,然后拿到碩士,就說她晚上上研究所很用功,后來就考試衛(wèi)生局的督察,然后就轉(zhuǎn)業(yè)了。她要轉(zhuǎn)業(yè)還未轉(zhuǎn)業(yè)之前,她忽然有一天,可能那時候快離職了,所以比較客觀就看清楚說:為什么護(hù)士長這樣整我呢?原來是嫉妒我,她跟我這么講。所以這就講到佛法的厲害,如果你受苦可以,但是如果你心里面明白,就沒那么苦??墒悄闳绻芸?又不知不覺不明不白的,然后不知道為什么受苦,那就特別苦。所以你被整可以,但是你知道她為什么整你,你就不會那么苦。尤其是知道說她是因為嫉妒我,那你更加就整個都放下了。所以這也等于是在生活中小小的,其實不叫悟,是了解了。那么這個解就是等于,我們簡單的講也就是生活里小小的那種理解、小小的悟這樣子。那一位弟子總是覺得上師應(yīng)該不會整屬下。對不對?這個常理是這樣子。所以她就把這個常理當(dāng)作視為當(dāng)然。而且又沒看到實際的現(xiàn)象。那個護(hù)士長為什么嫉妒她呢?因為那個護(hù)士長她也去讀碩士班,結(jié)果讀了五六年都不能畢業(yè)。我這個弟子她讀了一年多就拿到碩士。所以那個護(hù)士長就特別更整她了。她本來能力就還不錯大概是。有些人是妒才的你知道吧。所以她知道了以后她就不那么苦。我就講說護(hù)士小姐那一個,她說為什么她的老板這樣的整她?后來她知道說原來嫉妒我拿到碩士學(xué)位,她自己拿不到。這個太可怕了。所以這個明角很重要,你如果不了解的話,你如果被傷害或是被背叛,但是你都不知道的話,真是很苦真是很可憐。講這個究竟的話,我要把這個真實的東西,我的弟子也都講說,我現(xiàn)在都沒有什么顧忌了。而且我今年已經(jīng)63了,所以也沒有什么好顧忌。都把我這些絕活教給你們。所以你可以煩惱,但是你要明了。你可以被背叛,但是你要明了。人家可以對你不忠,但是你要知道他為什么對你不忠,你要明了。明了的話就容易度過,所以明角很重要。明角就是度了迷,眾生為什么苦呢?就是因為迷,就是因為不明,就是因為無明。這個不太一樣。迷的意思我這里不是說迷五欲六塵,而是糊涂。如果苦而又不明或是無明,那是苦上加苦。或者我這樣講你可以死,但是你要知道你怎么死的??墒潜娚褪沁@樣子,慘死橫死的死了都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死了。這你們知道嗎?八識離體了他都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死了。所以他還是守著那一個死尸。乃至于就陰魂不散就是因為這樣。因為他被這樣一棒打死,然后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死了。英國浪漫時代的一個詩人,In all the streets
I go I saw
Marks ofveariness marks of woe 我到所有的街頭巷尾一看,所有的人臉上都掛著疲倦,以及愁憂。我要講disgast怎么翻譯呢?惡心。學(xué)佛你還搞這些(非嫉)干什么。抓名、抓權(quán)、抓利自我擴(kuò)張,就是搞這些。這是學(xué)佛嗎?所以很惡心。但是你如果明了明角就會比較好過一點。但是你如果搞不清楚他們?yōu)槭裁匆@樣子,那真是很苦。你自己搞清楚了原來這樣子,就好一點比較能忍受。雖然忍受但是我到現(xiàn)在還是不能習(xí)慣這樣子。這樣子的佛教氛圍、佛教氣氛、佛教風(fēng)氣。有好的嗎?可能有吧。但是很少見,多半都是自我擴(kuò)張自我膨脹,以及擴(kuò)張版圖。所以禪宗里面令人先起疑情,那個疑情不是疑心所疑煩惱的疑,而是把日常所見視為當(dāng)然的事情,覺得好像不是這樣子。那種疑叫做疑情。所以很多人說我參禪,我起了一個疑情,那不是懷疑你懂嗎?不要搞錯了。然后學(xué)了以后就回去跟她老公講說,老公我對你的愛情起疑情了,牛頭不對馬嘴。[則以此疑為寶,所謂大疑則大悟,]就是說你本來認(rèn)為應(yīng)當(dāng)?shù)?但事實上不是這樣。所以你會去發(fā)覺的真相。所以才有悟??墒侨绻且蔁廊サ袅?只是心比較清凈而已。就是沒有這樣煩惱這樣子而已。而談不上什么悟。[小疑則小悟,不疑則不悟,]這就說疑的功勞。
[然今所言疑者,非禪宗之疑,] 但是現(xiàn)在所說的疑,并不是禪宗所說的疑情的疑。[乃猶豫不決之疑,]乃是令你于修行上猶豫不決。乃下面加上于修行上,于修行上對佛、法、僧寶猶豫不決的疑心,疑煩惱。這個疑煩惱[故能蓋覆真心,退失信愿,于諸佛之無上妙法中,不得生于信心,當(dāng)知佛法大海,信為能入。]《大智度論》里面講說:“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盵華嚴(yán)經(jīng)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yǎng)一切諸善根。’若無信心,則于佛法之中,空無所獲。欲研究佛學(xué)深邃佛理,非從信入手不可,]可是這個信又太恐怖。信就比如我們世間人以前老人家說:“會孝順不孝順,是天生自然?!笔聦嵣喜皇?他是業(yè)習(xí)力。會孝順的他就久修孝順,他就一直是很孝順的人。還有一個說會不會讀書,也是天生自然。事實上也不是天生自然,就是他宿昔的善根。所以生生世世他都是好讀書,然后勤學(xué),所以就會讀書。如果生生世世都愛爬山、愛跳舞、愛交男朋友女朋友,然后羅曼史就不斷,這樣子怎么能還讀書,就很難讀書。所以沒有什么天生自然,都是宿昔所習(xí)、所修業(yè)習(xí)力。我現(xiàn)在講你看我《北美開示錄》里面,第一篇大乘信位菩薩的修行,里面講信位和信,這一切佛法最難最難最難的,不是解經(jīng),不是悟了什么道理,什么都不是,乃至于說證涅槃得菩提,都不是這么難。最難的是信心。為什么?因為其他一切都可以修,這個信心就是幾乎沒辦法修。你生出來就是這個樣子,人家說你生出來是什么胚子等于是這樣子。所以你有信心,你生來就有信心??墒悄莻€信心不是說你生來有信心,而是累世所修。因為累世所修的那種成果,積聚在八識田心里面,今世因緣成熟的時候,因緣和合他又顯現(xiàn)出來。因緣沒到的時候他還顯現(xiàn)不出來。因緣沒到的時候我們都還在搞世間的東西。等因緣到了我們就開始學(xué)佛,而且那個學(xué)佛你能夠?qū)W得多深,就靠你的信心。而且你那個信心這一世沒有辦法加強(qiáng)、沒有辦法補強(qiáng)。我那個《北美開示錄》里面講說:你們有奇怪說佛法這么好,為什么這個人這么會讀書,你如果來學(xué)佛不是很好嘛。沒那么容易。這佛法這么好,我妹妹為什么不信呢?她為什么一定要信基督教或是天主教,乃至于說信其他的教。那就是沒有信心,宿昔沒有修這個信心。今世是來不及的,今世是很難的。就是信心少了然后跟佛的緣也少了。再講男女之間的關(guān)系一樣,如果兩個人很有緣宿舍的緣,一見面就互相都喜歡所謂的一見鐘情。如果不是宿昔有緣,哇苦了,怎么苦呢?人家修行是苦修。他追求愛情是苦追,追女朋友辛苦的要死,一追要追三五年。然后活的跟一只哈巴狗一樣,好可憐。因為我這種世間的慧開的很早,其實吃得虧也很多,所以我就知道愛情強(qiáng)追來的,也都不會忠心的很快樂。所以有人這樣感嘆之后,人家說被愛是最幸福的,他就說被愛其實一點都不幸福,是很煩惱。所以我在十幾歲的時候,寂寞的十七歲的時候就想到說,有人說被愛是最幸福,有人說愛人是最幸福,都不對。愛人而且能夠被他所愛,這是最幸福的是這樣子。所以你愛人人家不愛你,你追得半死也很苦?;蛘吣悴粣鬯?他很愛你他追你追得半死,你就覺得煩的半死,一點都不覺得幸福,一點都沒有幸福感。覺得他隨時都在不可能出現(xiàn)的地方出現(xiàn)煩死了。接著我們要講維特是煩惱,少年維特他就是總稱說:你愛人而得不到被回報的愛,那個是很苦。
微信分享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