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聞: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第四回拜海云比丘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參海門國海云比丘 觀海現(xiàn)佛摩頂說經(jīng)
憶念受持聚筆難寫 普眼法門入治地住
這時,善財童子專心致志,思惟善知識所教導的道理,沒有其他的雜念,也沒有其他妄想。
善財童子一步一步漸向南行,抵達海門國,來到海云比丘的道場,向海云比丘頂禮、右繞、合掌,一心恭敬的說:“你是世間上有大智慧的圣者,我在以前已經(jīng)發(fā)無上正等正覺的心,我想證入一切無上大智慧之海,但我還不了解菩薩應怎樣才能舍離世俗的“煩惱家”,而生到“佛家”,證得佛果?又怎樣才能度脫生死的苦海,而證入佛的智慧之海?又怎樣才能離開凡夫地,而證入如來地?又怎樣才能斷除生死的六塵流,而證入圣人的法性流呢?……”
海云比丘首先問善財童子:“你已經(jīng)發(fā)了無上正等正覺的心嗎?”善財回答說:“圣者,是的,我在很久以前便發(fā)了無上正等正覺①的心?!?/p>
海云比丘贊嘆說:“善男子,若一切眾生不種善根,則不能發(fā)無上正等正覺心?!苯又嬲]說:“發(fā)菩提心的人,要發(fā)大悲心來普救一切眾生;要發(fā)大慈心來護佑一切世間;要發(fā)安樂心令一切眾生除滅一切苦難;要發(fā)饒益心令一切眾生離一切惡法;要發(fā)哀憫心守護那些怖畏恐懼的人們,要發(fā)無障礙心,舍離一切諸障礙;要發(fā)廣大心,使一切法界都遍滿;要發(fā)無邊心,度量等虛空界,無處不到;……要發(fā)智慧心,普遍證入一切智慧大海的法門?!?/p>
接著海云比丘介紹他自己說:“善男子,我住在這海門國已經(jīng)有十二年了。我常以大海作為我修道的一種境界。我常思惟大海的廣大無量,我常思惟大海的甚深難測,我常思惟大海漸次深廣,我常思惟大海無量眾寶奇妙莊嚴,我常思惟大海水色不同、不可思議,我常思惟大海無量眾生在其中居住,我又思惟大海能容受種種大身的眾生,我常思惟大海能受大云所下的雨,我常思惟大海不增不減?!?/p>
海云比丘說,我正在這樣思惟的時候,就在海的下邊,有一支大寶蓮華忽然涌現(xiàn),把大海全部彌覆蓋住了。那時,我看見這朵蓮華上,有一位佛結(jié)雙跏趺坐,這里的一切,都是不可思議。這時,佛伸出右手,來摩我的頂,而為我宣說‘諸佛菩薩行光明普眼法門’(簡稱普眼法門),為我開示一切佛的境界,顯示啟發(fā)一切菩薩所修的諸行門。我在這佛的道場里,住了一千二百年,專修這種普眼法門,受持讀誦,憶念觀察?!?/p>
海云比丘卻謙虛地說:“善男子,我只知道這個普眼法門,但在所有的一切諸佛剎土中,大轉(zhuǎn)正法輪,教化眾生,我自己怎么能知道?怎么能宣說這一切諸大菩薩所修的行門,以及他們廣大無邊的功德呢?從我這地方向南走去,有六千多由旬,楞伽道旁有一鄉(xiāng)村,名叫海岸,在那里有一位比丘,名叫善住。善財童子,你可以到他那兒去請問他:菩薩是怎樣修行清凈的菩薩行?”
這時,善財童子,向海云比丘頭面禮足、右繞三匝,然后辭退,向南行去,尋找他的第三位善知識。
[注一]無上正等正覺:是音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意譯.舊譯為“無上正遍覺”、“無上正遍知”等。被認為能覺知佛教一切真理,并能如實了知一切事物,從而達到無所不知的一種智慧。
《大智度論》卷八十五:唯佛一人智慧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名“大菩提”。大乘菩薩行的全部內(nèi)容,就在成就此種覺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