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問事佛吉兇經(jīng)講記 第十九卷
第十九卷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天《阿難問事佛吉兇經(jīng)講記》第五十二面,請看經(jīng)文。
【佛語阿難。夫為人者。當愛樂人善。不可嫉之。人有惡意。向道德之人善師者。是惡意向佛無異也?!?/P>
這是世尊在為我們說明老師、學生的本分,第一段的開示。這幾句話看起來好像很平常,實際上意義很深,而且影響非常的深廣。世出世間法,關鍵都在一個「學」字。中國古老諺語里常說:「活到老,學到老?!惯@個話的現(xiàn)代人懂得的人不多,能說的人也少了。古時候的人,一生都在學習。而在佛法里面,可以說是人初發(fā)心一直到成佛,學習從來沒有中斷過,所以佛家講「勇猛精進」。
我們的修學為什么會不成就?說實實在在的話,我們修行不能成就,第一個因素就是中斷,我們的學習不能夠相續(xù),正是所謂「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所以不能成就??v然在寺院學習、在佛學院學習,現(xiàn)在都有假期,一天的假若,十天都不能夠恢復正常。一個學期下來,放幾個星期假,全部都完了。這個不能成就的原因,你知不知道?
我們在經(jīng)典里面看到,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放過一天假,沒有休息過一天,從他示現(xiàn)成道,為五比丘說法開始,一直到他老人家圓寂,四十九年每一天講經(jīng)說法,教學沒有中斷過。他的常隨學生,我們在經(jīng)上常??吹揭磺Ф傥迨迦耍彩敲刻鞎円篃o間的學習,才能夠開悟、證果。這些示現(xiàn)我們不能夠疏忽,我們要從這些地方細心去體會,學習確確實實是日夜沒有間斷的。就像佛在《十善業(yè)道經(jīng)》上教導我們的,「晝夜常念善法、晝夜思惟善法、晝夜觀察善法」,你的心善、思想善、行為善。善法的標準,狹義的來說,就是指《十善業(yè)道經(jīng)》;廣義的說,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jīng)教,那是真善、至善。
何以曉得他是真善、是至善?他是從自性里頭流露出來的,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來的。我們凡夫,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見解、我們的言行是從煩惱里面流露出來的,這是不善。我們是個什么心?自私自利、貪嗔癡慢里面流露出來的,這個一定要懂,要知道自己的不善;然后把自己的不善放下、放棄掉,學習佛的善,這叫學佛。
現(xiàn)在的時局非常緊張,我們前天到臺中,在路上接到美國的電話、加拿大的電話,那邊的同修都很驚慌、恐怖,災難來了怎么辦?這個大災難是地球上眾生的共業(yè),千百年來累積的不善業(yè)造成的。我們生在這個時代;生在這個時代,跟諸位說只有兩種人,一種人是應劫而來,我們自己過去也造作不善,遇到這個劫難,受這個果報,這是應劫而來。另外一種,你不是應劫而來,你是救世而來;你是來幫助這些苦難的眾生,如何來化解這個劫難,至少把這個劫難、災害要降低,時間要縮短。所以在今天這個時代,就這兩種人。不是這兩種人,他不會生在這個時代。
我們自己細心想想,我們是屬于哪一種人?是受苦受難的,還是來救苦救難的,你不是受苦受難的。可是我們仔細觀察、仔細想想,像不像?果然真的學佛,那你就是屬于救苦救難的。今天這一段經(jīng)文意思就深長了,怎樣才是救苦救難?佛頭一句話就說得好,『夫為人者,當愛樂人善,不可嫉之』,你能把這體會得,依教奉行,你就是救苦救難來的。
今天人與人之間缺乏什么?愛心,沒有愛心。人與人、國家與國家、族群與族群、宗教與宗教,如果沒有真誠的愛心,麻煩就大了!這是造成今天劫難真正的原因,我們有沒有想到?我們很冷靜的觀察,恐怖分子的活動,美國跟全世界反擊,這個問題能不能解決?我們非常冷靜的旁觀,不能解決。為什么不能解決?真正解決是要把仇恨解除,那才叫真的解決。仇恨不能化解,問題總在,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用什么方法來解決怨恨?愛心。不僅僅是佛教,我們在基督教、伊斯蘭教里,這些神圣都教導我們「愛我們的敵人」,這是什么意思?把敵對的意思化解,這才叫真正解決問題?!笖橙?,把他殺掉」,好,殺掉了。來生再投胎的時候,他就把你殺掉了。你現(xiàn)在有能力殺他,他來生一投胎的時候,你就衰老了,你七十、八十,他二十、三十,正好就反你殺掉了,你沒有能力抵抗。你殺他,他不甘心;他殺你,你也不甘心。仇愈結愈深,果報愈來愈殘酷,這哪里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我們在信息里面也看到,在美國及其他國家地區(qū)也都有反戰(zhàn)的,示威游行,那些反戰(zhàn)的人頭腦比較清楚,知道用報復的手段不能解決問題;那是頭腦比較清楚的人。解決問題只有愛心,所以佛在此地教給我們,「當愛樂人善」。人都是凡夫,凡夫決定是煩惱當家作主,他不是圣人,哪有沒有過失的道理!哪有不造惡業(yè)的道理!雖造惡業(yè),他也有善行。在這個世間我們要找一個人完全造惡業(yè),一生一個善事都沒有做的,說才實話找不到。你要找一個一生完全做善的,他從來沒有做過一樁惡事的,也找不到。六道凡夫,他們的起心動念所造之業(yè)善惡夾雜,有善有惡。我們對善要歡喜贊嘆,對惡不要放在心上,不要放在口上。這些道理,我在前面講過,把別人的惡業(yè)放在自己的心里,將自己的善心破壞了;別人的不善,常常掛在口上,把自己的善行破壞了,受害了、受損的不是別人,是自己。這個道理幾個人參透?幾個人真正明白?果然明了,我們起心動念決定不會做惡事;不但惡的事不敢做,惡的念頭都不生。
修行,總的目標,無論是哪個宗教,在佛教里面,無論是哪一部經(jīng)論,總的來說,不外乎教導我們修學純善純凈。心地要純凈,行為要純善。純凈,不夾雜絲毫不凈;純善,不夾雜絲毫不善,我們這一生才能成就,這一生沒有白來,這一生自度度他。你到這個世間來,是幫助這個世間化解劫難的。縱然你沒有積極行為上去做,你能夠自己修行,你能夠自己成就,就是幫助別人。為什么?你是個真正有道德之人、有福報之人,你所居住的地方,諸佛護念,龍?zhí)焐粕袷刈o,這一方人冥冥當中受你的福蔭,你的福報幫助他們。如果你積極支幫助大家,教化大家,那個功德就更大了。教化眾生的方式太多太多了,只要與別人接觸,都是機會教育。
特別是現(xiàn)在災難現(xiàn)前了,現(xiàn)在這個世間許許多多人不知道,這個古老的預言,我想至少也傳播了三十多年。我過去在美國的時候,許多同修拿這些數(shù)據(jù)來給我看。這一次戰(zhàn)爭處理得不好,每一個人心里都有想到第三次大戰(zhàn)會爆發(fā)。第三次大戰(zhàn)是什么戰(zhàn)爭?生化核武戰(zhàn)爭。古老預言里面講這是最后的戰(zhàn)爭,這個戰(zhàn)爭結束之后,世界上會有一千年和平的日子,永遠不會再有戰(zhàn)爭了。所以有的同修聽了非常歡喜,這個戰(zhàn)爭之后,世界上的人全部都回心向善了。
古老預言里面講,戰(zhàn)爭之后這個世間的人剩下多少?大七之數(shù)。有同修告訴我,「大七」應該是七十億。好,那太好了,七十億的話,我們現(xiàn)在世界上的人口是七十億,一個都不會死。當然我們是這樣希求。可是有些人講,這個「大七之數(shù)」可能是七億、可能是七千萬。如果是七億,換句話說,十個人當中要死九個。如果七千萬,一百個人當中要死九十九個。當然我們很不希望看到這個狀況。而預言后面還說,將來活下來的人,非常羨慕死去的人。你從這一句話體會到,生不如死!
我們今天要有高度的警覺心,事到臨頭了,不能害怕;怕不能解決問題,趕快回頭。從哪里回頭?用我們的愛心去愛世人。佛法里面講慈悲一切,對一切眾生你要普施慈悲心。像其他宗教「神愛世人」,把對于所有一切人事物,那種敵對、仇恨、不滿,這些念頭徹底放下,用慈悲愛心對、一切事、一切物,這叫真的回頭了;然后念佛求生凈土,你才能得生。你要沒有這種心,念佛也不能往生。為什么?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你不是上善。哪些人是上善?愛護一切眾生的人,那個人是上善,我們要學。我們的冤家,我們的債主,我們敵對的人,我們要換一個心,我用真誠心、清凈心、平等的愛心對他們。「他對我敵對,我對他不敵對;他恨我,我愛他;他討厭我,我喜歡他,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我在學佛當中,遭受許許多多的挫折,我沒有退轉,我沒有灰心。什么力量撐住我?我就寫了這篇東西,我自己勉勵自己,我能把自己心里面所有那些怨恨不滿清洗得干干凈凈,這在佛法修行里面講功夫,這是功夫。我能做到,你們每一位都能做到;沒有做不到的,只要你肯去做。
你要問為什么要這樣做?世出世間圣人都是教我們這樣做。是個什么道理?《三字經(jīng)》上頭一句講的,那就是大道理,「人之初,性本善」,一切眾生、一切人他的性本來就是善的。他為什么會變成不善?習慣變成的,那是習性,不是本性。我們諺語里面常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鼓蔷蛯儆诹曅?,「性相近,習相遠」,他不是本性。諸佛菩薩看一切眾生的本性,所以他能愛一切眾生。造作五逆十惡罪,墮阿鼻地獄,佛菩薩都愛他,沒有絲毫推舍,就是看他的本性。本性是佛性,本性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那是真的。習性不是真的,習性是假的,我們常說的「虛情假意」假的,何必放在心上?假的,何必去計較?假的,逢場作戲而已,不要當真。要看真的,真的的是本善,本凈。所以一切眾生哪一個眾生不可愛?哪一個眾生不值得尊敬?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就真正能夠愛護眾生,你曉得怎樣做人、怎樣處事、怎樣待人接物, 你就懂得了。這是教育,這是圣賢的教育。
所以佛在此地教我們,「當」是應當,「愛樂人善」。這個善的意思我剛才講的,諸位千萬不能夠疏忽。我講的善是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我講的是這個善;而不是說,這個人今天做些好事。那當然我們要「愛樂」,為什么?你能夠愛本善,眾生做點點滴滴小的好事,你都會很喜歡,你把要找到了。
你沒有能找到根,別人做一些好事,有的時候這個人跟你是冤家對頭,縱然對社會做不少好事,你還是搖頭,不以為然,「假的,那不是真的,目的不是求名就是求利」,還要嫉妒他,還要毀謗他,還要糟蹋他。為什么?你對他不滿,你對他不平,你對他有成見;而不知道這個樣子的想法作法,是自己造罪業(yè)。對人有沒有傷害?傷害很少。如果對方是個道德之人,一絲毫傷害都沒有。由此可知,受最大傷害的是自己。
后面這一句重要,「不可嫉之」。如果嫉妒別人行善,果報在地獄,自作自受。我們在世間,要存好心、要說好話、要行好事、要做好人。怎么個作法?我們在前面都曾經(jīng)跟諸位同學報告過了,要記住。
后一句,『人有惡意,向道德之人善師者,是惡意向佛無異也』。這一句話,在一個世紀之前說這個話,一般人能體會到這個意思;今天說這個話,沒有什么效果。為什么?「佛有什么了不起」。今天的人連佛都瞧不起,還「向佛無異」,沒有把佛看在眼里。一個世紀之前,可以說這個世間眾生把佛看得是最偉大,提到佛沒有不恭敬的。現(xiàn)在不但社會大眾對佛印象冷漠,就是出家人也沒有把佛看在眼里,對于佛菩薩毫無恭敬心。在佛的殿堂里面,一樣雜心閑話,一樣惡口謾罵,這是目中無佛。如果心目當中還有佛,縱然兩個人意見再不好,一看到佛像,就不敢說話了;趕快回避了;要吵架打架,到外面去吵,不敢在佛面前,不敢在佛像面前,這是你心中還有佛。在大殿上一樣吵架,成什么話!所以 我們讀這一句,感慨萬千!如果在果報上講,「惡意向佛」的果報在阿鼻地獄、無間地獄。為什么會有這么重的罪?結罪絕對不是從佛那里得罪的,佛大慈大悲,你罵他、你陷害他、殺害他,佛也不會怪罪于你;換句話說,你沒有罪。你那個無間地獄罪是從哪里結的?從眾生那邊結的。因為你惡意向佛,你會影響眾生,眾生看到你惡意向佛,他對佛也不尊敬了。換句話說,你影響的人愈多,影響的時間愈長,你的罪就愈重,這么個道理!佛不會怪罪你,菩薩也不會怪罪你,阿羅漢也不會怪罪你,真正覺悟的人不會怪罪人。他還會怪罪人,他沒有覺悟,是從眾生份上結的罪。不是我一個人不信佛,我影響很多人不信佛;不是我一個人惡意對佛,產(chǎn)生許許多多人都用惡意對佛。這就是《了凡四訓》里面所說的,不論現(xiàn)行,論影響。
由此可知,我們敬佛,這是產(chǎn)生正面的影響,讓別人看到我們對佛這么恭敬。特別是自己真正學習道德,社會大眾看到你,你是個好人,你是個道德之人,你對于佛這么恭敬,別人看到、聽到,他對于佛的恭敬心就生起了。那你就正面影響,影響而愈大,時間愈長,你的功德愈大。由此可知,我們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有影響。不要認為「我起心動念,這產(chǎn)生什么影響」?現(xiàn)在學過科學的人知道,像光、電磁都有波動,起心動念是思想的波動;思想的波動會影響一切眾生的思想,影響他的波動。這種事非常非常微細,可是不能夠輕視,極其微細的影響,影響他阿賴耶識的深層。我們一個不善的思想,不知道影響多少人;一個善的思想,也影響很多人。不知不覺,我們的身體就像個發(fā)射臺一樣,一天到晚胡思亂想,那個波都在波動,而且這個波動非常快速,一剎那之間盡虛空遍法界。
這個事實真相知道的人確實不多!誰知道得最清楚?佛在經(jīng)上講的八地以上,八地菩薩有很深很深的定功,心地到真正清凈,一切眾生思想念頭波,他能夠感覺到,很明顯的感覺到。我們凡夫不行,凡夫已經(jīng)是麻木不仁。諸佛菩薩眼光看我們凡夫,像我看植物人一樣,麻木、無知,不識好歹,沒有能力辨別真妄,可憐到這種程度。
學佛沒有別的,恢復我們固有能力而已。所以世間道德之人、善師,這兩類人對社會貢獻最大。這兩類人差別在哪里?這個善師是出來教學的,道德之人未必出來教別人,只是他自己的生活,他每天自己的工作,待人接物可以做社會大眾的榜樣,社會大眾的模范,這是道德之人,他們所做的叫潛移默化,有影響力。而善師是個好老師,每天苦口婆心在教導。當然他也有道也有德,他要沒有道德,雖然是師,不能加個「善師」。所以這兩個都是道德人,一個是沒有在外面教學,一個是在外面教學,教化眾生,對于社會大眾有啟發(fā)的功德,他們的言行,剛才講了他們的思想,他思想發(fā)的那個波是正面的,對于一切眾生都產(chǎn)生正面的影響,他的言行時間久了能感化人。
最明顯的例子,在中國古代的舜王,大舜,《二十四孝》頭一人,他不是善師他是道德之人?!∏吩跉v史上看他的記載,他是以身作則,做出樣子來給人看,三年五載,他所居住地方的人,惡人都變成好人。他并沒有去勸導他,做出一個好榜樣,不知不覺感動這些惡人,讓這些惡人自自然然回頭,這是菩薩道,這是菩薩行,這是我們真正修學的典型、榜樣。
尤其是在我們現(xiàn)前這個時代,外國人講世界末日,講得好恐怖,我們佛教沒有講世界末日。我們佛教里面,諸位同修都曉得,釋迦牟尼佛的法運一萬二千年,現(xiàn)在才過三千看,后面還有九千年,哪里就是末日?所以在外國那些同修問我,我說:「那要看你是過中國人的日子,還是外國人的日子。過外國人,那是末日;過中國人,按佛教說法還有九千看好過。」當然這個九千年,我們佛教的法運有興有衰。現(xiàn)在佛教的法運是衰,衰到了谷底。將來會不會興?這個事情過去我問過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告訴我:「將來會興,九百年當中有興有衰?!?/P>
佛法要怎樣才能興?怎么樣都才會衰?古人說一句話說得好,「若要佛法興,除非僧贊僧」,我們就明白了,如果我們出家人互相贊嘆,佛教就興了?,F(xiàn)在為什么會衰?明白了,互相毀謗,誰都不服誰,誰都是老大,都是覺得自己對,別人不對,佛法衰了。所以我們要曉得,我們存這種心,這種心態(tài),這種行為。我們是來干什么的?我們是來滅佛法的。如果你要懂得贊嘆別的法師,贊嘆別人的道場,贊嘆修學其他法門的同修們,你是在做興佛法,看你有沒有這個認識。這些事情確實像經(jīng)上講的不能怪你們,沒人教你們,你們怎么會?我在過去章嘉大師教過我,李炳南老居士教過我,我懂得。我這一生當中,縱然出家人做再惡的事情,我沒有一句毀謗;修學不同的法門,我懂得贊嘆。
我在香港,早年,七七年我在香港講經(jīng),跟港九那邊同修們結了法緣,當時圣一法師他在大嶼山有一個道場,寶林寺,禪宗道場,那是參禪的。圣一法師聽我講《楞嚴經(jīng)》,聽了幾座,特別邀請我到他那個道場支參學。他的道場建在寶林寺的后面,沒有路,這是很如法的;小路。你坐車到寶林寺,要趕路到他廟里去,要走半個小時。如果走得慢一點的人,大概走五十分鐘。所以不愿意走這么遠的路,那你就不能去。我去了之后一看,禪堂里有四十多個人坐香,每天功課不缺,這是我真的一生當中看到真正的修行道場,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沒有看到過這樣真做的人。
他請我在禪堂跟大家講開示,我贊嘆圣一法師,贊嘆禪宗的修學,贊嘆大眾的成就,我對于凈土一字不提。為什么?僧贊僧。我對圣一法師的贊嘆,使他道場里面跟他學禪的人更有信心,「凈空法師也贊嘆我們老師,贊嘆我們師父」,他的信徒,許許多多在家信徒跟他學的,也增長信心。同樣道理,他對我也贊嘆,向港九他的在家信徒,他對他們的信徒一定要聽凈空法師講經(jīng)。我們沒有門戶之見,并沒有說「我是凈土第一,你的禪宗不能成就」,沒有這個話。這是我們真懂,我懂,他也懂。這是佛法興旺。
我初到新加坡的時候,演培法師跟我是老朋友,我沒有出家,我們就認識。他講經(jīng),我常常去聽。我去聽他講經(jīng)都坐第一排,我們很熟。在新加坡,他請我到他道場去給他的信徒結結緣,去講開示。我在他的道場贊嘆演培法師,贊嘆這個道場的殊勝,贊嘆他們的信徙能夠遇到這樣一個好的老師,贊嘆彌勒凈土,因為他修彌勒凈土的。我們決不提彌陀凈土,成就他的道場,幫助跟他學的人對于這個法師增長信心。
我們十的是興佛教,決不做滅佛教的事情,這個道理要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