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jīng)持驗(yàn)錄:善神擁護(hù)、階下停刑、一分功德祝庇冥司
一、善神擁護(hù)
魏恂,唐朝巨鹿人,曾任博州司馬。神龍年間,加三品,官拜右監(jiān)門大將軍,平日持誦《金剛經(jīng)》。
這時,京城有位名叫蔡策的人,暴死幾天后又蘇醒過來,他說:「我被冥官審訊時,看到一位鬼使回稟冥官說沒有追到人,冥官要鞭打鬼使,使者說,將軍魏恂受持《金剛經(jīng)》,有很多善神擁護(hù),圍繞數(shù)重,追他不得,并不是故意縱放。冥官又換了別的使者前去,回來稟告的話仍是一樣,追魏恂之事遂告作罷,冥官與鬼使同聲贊嘆。」
魏恂知道這事以后,從此更加精進(jìn)持誦。
二、階下停刑
唐朝時,江陵開元寺般若院有位和尚,法號是法正,每天持誦《金剛經(jīng)》二十一遍。
長慶初年,法正和尚他年已六旬,有一天病死入冥間,冥王問他:「師父生平作何功德?」法正回答道:「經(jīng)常受持《金剛經(jīng)》?!?/p>
冥王一聽肅然起敬,向他拱手作禮,請他在繡座念經(jīng)七遍,冥間的侍衛(wèi)們合掌靜聽,階下也停止行刑,冥王特別走下臺階說:「上人增壽三十年,希望你勤誦不輟,命終必能出離生死?!?/p>
冥王派一位冥吏送他返陽,法正和尚他走了數(shù)十里,看到前面有一大坑,深不見底,冥吏從他背后將他推入坑中,于是就醒了過來,已經(jīng)死去七日,唯有面部未冷。
荊州的常清和尚,親眼看見他復(fù)活,直到八十多歲仍然活著。
三、一分功德祝庇冥司
董進(jìn)朝,唐朝人,時常持誦《金剛經(jīng)》,并祝禱說:「愿以《金剛經(jīng)》一分功德,回向祝庇冥司?!?/p>
有一天晚上,月色皎潔,他站在城上,看到四個身穿黃色衣服的人,聚集在城下談話,他聽到自己的名字,好像是要被追捕的樣子。他們互相說:「董進(jìn)朝常持《金剛經(jīng)》,并以一分功德,祝庇冥司,這么久以來,我們蒙受他的恩惠,現(xiàn)在怎么忍得下心來殺他?」其中一人說:「他家對門有一位同姓同年的人,壽命即將結(jié)束,可以由他代替?!拐f罷,一轉(zhuǎn)眼四個人都不見了。
次日清早,聽到對門傳來哭泣聲,進(jìn)朝詢問其故,死者父母說:「我的兒子昨夜暴死了!」董進(jìn)朝聽完不禁感動流淚,并說出昨夜的經(jīng)過。除了協(xié)助將死者殯葬外,并供養(yǎng)死者的父母到老。董進(jìn)朝后來出家,法號為慧通,住在興元唐安寺。
四、《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亦名《金剛經(jīng)》經(jīng)文全文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dú)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wèi)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hù)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yīng)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hù)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dāng)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yīng)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樂欲聞。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yīng)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余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shù)無邊眾生。實(shí)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復(fù)次。須菩提。菩薩于法。應(yīng)無所住。行于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yīng)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于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伤剂坎?。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fù)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yīng)如所教住。須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shí)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后。后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shí)。當(dāng)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于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fù)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yīng)取法。不應(yīng)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須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若復(fù)有人。于此經(jīng)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jīng)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須菩提。于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shí)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shí)無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于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shí)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shí)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佛告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于法實(shí)無所得。
須菩提。于意云何。菩薩莊嚴(yán)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yán)佛土者。則非莊嚴(yán)。是名莊嚴(yán)。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yīng)如是生清凈心。不應(yīng)住色生心。不應(yīng)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于意云何。是身為大不。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shù)。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恒河尚多無數(shù)。何況其沙。
須菩提。我今實(shí)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shù)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經(jīng)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復(fù)次。須菩提。隨說是經(jīng)。乃至四句偈等。當(dāng)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yīng)供養(yǎng)。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dāng)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jīng)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dāng)何名此經(jīng)。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jīng)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dāng)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fù)有人。于此經(jīng)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爾時須菩提。聞?wù)f是經(jīng)。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jīng)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jīng)。世尊。若復(fù)有人得聞是經(jīng)。信心清凈。則生實(shí)相。當(dāng)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shí)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shí)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jīng)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dāng)來世。后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jīng)。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fù)有人。得聞是經(jīng)。不驚不怖不畏。當(dāng)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于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節(jié)節(jié)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yīng)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yīng)離一切相。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yīng)住色生心。不應(yīng)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yīng)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yīng)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yīng)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shí)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shí)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dāng)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經(jīng)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fù)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fù)有人。聞此經(jīng)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jīng)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fā)大乘者說。為發(fā)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dān)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于此經(jīng)。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jīng)。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yīng)供養(yǎng)。當(dāng)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yīng)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復(fù)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jīng)。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yè)。應(yīng)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yè)則為消滅。當(dāng)?shù)冒Ⅰ穸嗔_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于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yǎng)承事。無空過者。若復(fù)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jīng)。所得功德。于我所供養(yǎng)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shù)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jīng)。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蛴腥寺劇P膭t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dāng)知是經(jīng)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yīng)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dāng)生如是心。我應(yīng)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shí)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shí)無有法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于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于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shí)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于來世。當(dāng)?shù)米鞣稹L栣屽饶材?。以?shí)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于來世。當(dāng)?shù)米鞣?。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shí)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于是中無實(shí)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
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dāng)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dāng)莊嚴(yán)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yán)佛土者。即非莊嚴(yán)。是名莊嚴(yán)。須菩提。若菩薩通達(dá)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
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F(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須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shí)。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須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yīng)以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yīng)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dāng)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爾時?;勖毱刑岚追鹧?。世尊。頗有眾生。于未來世。聞?wù)f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如是如是。須菩提。我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fù)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jīng)。乃至四句偈等受持。為他人說。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shù)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dāng)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shí)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須菩提。于意云何??梢匀嘤^如來不。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zhuǎn)輪圣王則是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yīng)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于法不說斷滅相。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復(fù)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于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yīng)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于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shí)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shí)有。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
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須菩提。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應(yīng)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fā)菩薩心者。持于此經(jīng)。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于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yīng)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jīng)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