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圖說130:見他體相不具而笑之
經(jīng)文:見他體相不具而笑之。
【原文】
不幸天公賦陋顏,自家覽鏡亦難堪。
旁人何用生非笑,積恨他年重似山。
注:人生四肢有缺,五官不全,謂之天刑。君子矜不成人,正當生憐憫心,若肆其輕侮而訕笑之,非惟有傷盛德,抑且犯人之怒,乃取禍之道也。
案:孫元功,貌最劣,縮頸大腹尖嘴,年近五十,領鄉(xiāng)薦,人以其品貌陋,皆不敬之。有輕薄子作俚語嘲之曰:“縮頸渾如鱉,跚行宛似鵝。何來孫行者,僥幸占巍科?!备嬈湫斡诩堷S上,引線放之。元功見而微笑,援筆題詞其上曰:“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無端良匠畫形容,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才得吹噓身漸穩(wěn),只疑遠赴蟾宮。雨余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紫霄中。”赴京會試,郡守李令言戲之曰:“君非介冑士,奈何具封侯相耶?”眾皆大笑。元功是年登第,累官淮南正轉運使。前郡守時為副,相見頗識面貌,但不記前事,曰:“明公似有素者,豈嘗邂逅進路中耶?風采堂堂,非昔比矣?!痹Υ鹪唬骸帮L采非吾所有,但生平惟知拈弄筆墨,未能持戟荷戈,封侯之事恐負君望矣。”郡守忽憶,愧謝不已。元功付之一笑。后位至兩府,致政回里,大會親友,向日輕薄子避而不敢見。元功作自嘲詩二章以贈,輕薄子見之,慚懼欲死。
【譯文】
注:人長得四肢有殘缺,五官不齊全,那叫“天刑”。君子同情不完整的人,正應產(chǎn)生出憐憫心。假若放肆地對其輕慢、污辱、嘲笑,不僅會有損于陰德,而且還會惹人惱怒,給自己招來禍患。
案:孫元功相貌最丑陋,短脖子,大肚子,尖嘴,年近五十,鄉(xiāng)試得中舉人,但人們因其品貌丑陋,都不敬重他。有些輕薄子弟還作俚語嘲弄他說:“縮頭渾如鱉,跚行宛似鵝,何來孫行者,僥幸占巍科?!鄙踔吝€有人把他的形貌畫在風箏上,引線放飛。元功看見后,微微一笑,提筆題詞一首:“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無端良匠畫形容,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才得吹噓身漸穩(wěn),只疑遠赴蟾宮。雨余時侯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紫霄中。”
后赴京參加會試,郡守李令言和他開玩笑說:“君非披甲戴盔之士,為什么長著一副封侯相呀?”眾人聽了大笑。元功這一年會試登第,后累官至淮南正轉運使,前面那個郡守正好為副職,相見時覺得元功很面熟,但記不得從前嘲戲的事了,就說:“與明公似曾有緣,難道曾經(jīng)在哪里見過嗎?只是您現(xiàn)在風采堂堂,和過去大不同了?!痹卮鹫f:“風采不是我所有的,但平生只知道玩弄筆墨,未曾能持戟荷戈,封侯之事恐怕有負您的厚望。”郡守一下想起來了,連忙表示慚愧、謝罪。元功付之一笑。
后來元功位至兩府(指行使宰輔權的兩個重臣及其所在的機構)。退休后,回到鄉(xiāng)里大會親朋,向日那些輕薄子弟都躲避不敢見他。元功作《自嘲》詩二首,贈送他們,那些輕薄子弟見了后慚愧得無地自容。
評論